●错误信息形成5种路径
在健康讲座上,范志红介绍了错误信息是如何形成的,了解错误营养信息形成的路径,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对错误信息误听误信。
路径1逻辑推理错误 前提事实错误
比如,有的信息说“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明显存在逻辑推理错误,牛奶是牛喝的,而牛奶也是富含多种营养的食物,当然也适于人类饮用。
有的信息说“菠菜与豆腐同煮导致肾结石”,也属于逻辑错误,是把锅等同于了肾。
还有的信息说“发达国家都不用微波炉,因此微波食品不安全”,这属于前提事实错误,微波炉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
路径2耸人听闻以吸引眼球 断章取义以简化传播
有些说法是为了吸引人眼球或传播时简短方便而被掐头去尾或夸张化,从而变得失实走形。比如“女性不能吃水果”,它的原形可能是“体质虚弱的女性在生理期和产后不宜大量吃特别冷凉刺激的水果”。
路径3 推销信息误导 商业对手战争
有的信息说“自来水煮饭会致癌”,这可能是销售纯净水或净水机的企业为了推销自家产品的说法。
“黄豆泡一夜会产生黄曲霉素”也是信息误导,黄曲霉素是难溶于水易溶于油的,所以黄豆泡在水里一夜不会产生黄曲霉素。这种信息主要源于销售干法磨豆的豆浆机企业对湿法磨豆的豆浆机的竞争排挤性说法。
路径4 国情不同而照搬 知识版本不一而沿用
有些营养信息由于国情不同而应区别对待。比如“钙片补钙会导致肾结石”,这一说法适用于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则不适用。西方发达国家摄入的乳制品特别丰富,膳食钙的平均摄入量已经超过800—1000毫克了,再补充钙片,可能会增加结石的风险。而我国居民的膳食钙的平均摄入量仅400毫克,离推荐摄入量800毫克距离还很远,通过食物很难补充足量,当然需要通过吃膳食补充剂(钙片)额外补充,“钙片补钙会导致肾结石”的结论对我国大部分居民就不适用了。
另一条信息“肾结石患者不能吃富含钙的食物”则属于旧的知识版本没有更新,以往的研究认为肾结石患者控制钙的摄入量,需要限制富含钙的食物,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发现,肾结石患者从食物中摄入钙,不会影响病情。
路径5 以偏概全 错误解读
有些错误信息的形成源于以偏概全。
比如“牛奶空腹喝有害”,这是指对乳糖不耐受者空腹喝牛奶容易加剧吸收不良、肠胃不适等,对于没有乳糖不耐受的人来说,空腹喝牛奶,营养完全可以吸收利用。
有信息说“素食能提高智商”,这一结论是通过对印度人群的调查而获得的,但它的前提是印度终生执蛋奶素的人群主要是阿修罗种性阶层,他们世代是印度的贵族阶层,受教育程度、智力开发、遗传状况本身优于其他阶层,其智力水平不完全基于食素的饮食习惯。其解读存在偏颇。
另一条解读“喝红酒能预防心脏病”也属于忽略前提条件的说法,原本的研究结论应该是“成年女性每天喝1—2小杯红葡萄酒与较低的心血管发病率相关”。
不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率
不同食物的膳食纤维含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