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安全、卫生,我们摄入食物的另一重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营养。然而,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烹饪方法也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种类的食物,我们应当采取哪种烹饪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留住食物中的营养素呢?
不当淘洗,营养流失
食物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可以随着淘米洗菜的水流失,特别是反复搓洗大米和先切后洗蔬菜时,损失很多。
淘米要用冷水,不要用热水,淘米不要超过3次,更不要用手搓。如果是免淘清洁米,洗两次就足够了。
蔬菜要先洗后切,蔬菜在水中浸泡时间不要太长,更不要将菜切碎后浸泡。
主食制作方式中,保留营养素较好的方式是蒸和煮。
在制作主食品时,不可加碱。碱不仅会破坏两室中的B族维生素,还会中和胃酸,降低胃酸的杀菌力。
制作面食最好用酵母发酵。蒸煮米饭比捞饭可保留更多的营养素。
蔬菜烹调有讲究
维生素C含量高、适合生吃的蔬菜,如甜椒、西红柿、生菜等应尽可能在确保卫生的条件下凉拌生吃,或在沸水中焯1-2分钟后再拌。
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深色蔬菜,如菠菜、胡萝卜等应采用急火快炒,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炒菜用油还可促进胡萝卜素的吸收。
蔬菜要现做现吃,不要反复加热,否则,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营养素将大量损失,而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含量却会增加。
烹调畜禽肉要合理
在熘炒肉片前,用淀粉和蛋清挂糊上浆,既可保持肉片中的水分,使肉口感鲜嫩,还能减少维生素的流失。
烧、炖、焖、蒸的加工方法,可以使肉中的蛋白质软化,有益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但长时间加热可破坏维生素。在烹调畜禽肉的菜肴中放些醋,可以起到保护维生素的作用。醋还能使原料中的钙溶出,增加钙的吸收。
尽量避免采用油炸和烟熏的烹调方法,油炸和烟熏食物会产生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