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青少年发育未健全,常吃含各种添加剂的零食会增加代谢负担、加大过敏反应和免疫系统疾病风险
央视最新一期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喜欢光顾校门口各类廉价的垃圾食品,这种现象在广州同样存在。不少商家为了销路一味迎合孩子对色香味的需求,在儿童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各种添加剂。但家长和孩子对这些食品中添加了什么、长期食用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却不甚了然,令人担忧。
专家指出,添加剂不是营养素,虽然在安全范围内摄入对人体无害,但若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过量或混合添加、长期摄入,可在体内蓄积损伤脏器。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肝肾代谢解毒能力尚不健全,常吃含各种添加剂的食品会增加代谢负担,甚至加大过敏反应和免疫系统疾病风险。但3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标准缺失。因此,专家呼吁应针对这一人群严格规范添加剂使用范围和剂量,保护他们健康成长。
数据:超三成儿童曾因吃零食身体不适
广东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王晓波教授指出,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食欲旺盛,嘴馋爱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很多孩子只注重口感,他们青睐的“美味”大部分是用多种添加剂调出来。
去年6月至7月间,国内一家少儿环保教育机构针对北京、上海、成都等9市39所学校近两万名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的调查显示,每天有 1/10的儿童吃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23%的儿童喝1到3瓶含添加剂饮料,9%的儿童吃薯片;到了夏天,每天吃冰淇淋的儿童更高达26%。更引人关注的是,在这项调查中,有34%的儿童表示曾因吃零食出现身体不适,5%的儿童表示此类状况经常发生。
解读1:多数添加剂无益甚至有害
“除了出于平衡膳食合理使用的维生素、矿物元素等营养强化剂,绝大部分的添加剂对人体并没有用,摄入多了甚至会有害。”王晓波认为,人们对添加剂也要有个客观的认识。现代都市人已难再回到自己生产、自给自足的时代,在食品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添加剂能起到防腐、保鲜和改善色、香、味等作用,为现代人饮食提供更多更便利的选择,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另一个事实是,大部分的添加剂对人体并没有用,摄入多了甚至会有害。”王晓波称,虽然添加剂的使用基于无害原则,在安全范围内摄入基本没问题,但无害并不等于对健康有益。相反,若生产过程中添加过量或混合添加、长期摄入,一些添加剂可在体内蓄积,严重者可损伤脏器。而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肝肾代谢解毒能力本来就不健全,常吃含各种添加剂的食品,无形中加重了代谢负担、加大过敏反应和免疫系统疾病风险。
解读2:添加剂混合或增强毒性
王晓波介绍,孩子们喜欢的各种小零食和饮料中,最常见的添加剂有防腐剂、色素和甜味剂三大类: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焦亚硫酸纳3种,在各种碳酸饮料、果酱、果汁中都可见。其中,苯甲酸钠摄入过量会影响到肝脏酶对脂肪酸的代谢,长期过量摄入可在体内蓄积引起精子畸形,还可增加心脏、血管和肾等脏器负担,甚至导致损伤;山梨酸钾摄入过量可诱发荨麻疹和过敏反应;而焦亚硫酸纳添加过多,残留于食品中可产生硫氧化物,研究表明这类物质与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色素:在孩子们喜欢的饮料、糖果、冰淇淋、膨化食物等各种鲜艳诱人的小食品中,色素是厂商常用的“美容剂”。排除个别不良厂商违规使用工业用色素乱添加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部分合成食用色素的安全性近年在国内外也广泛受到质疑。比如,一些膨化食品、糖果中常有铝色淀这种“美容剂”。但其中的铝对儿童脑神经的发育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另有研究将不食用人工色素的一组孩子,跟另一组食用了添加日落黄、柠檬黄、诱惑红等人工色素及防腐剂的食品的孩子相比,多动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甜味剂:国家对各种单一的甜味剂添加剂的使用量有封顶。一些厂商为了钻空子,通过在同一种食品中添加两种以上的甜味剂,每种的用量分别与国家上限接近,使得消费者累加摄入的甜味剂更多,脏器代谢负担更大,对于发育中的孩子潜在的健康危害更大。另外,像糖精钠之类的甜味剂,若与苯甲酸钠和柠檬黄色素混合添加,还可产生叠加效应,使毒性增强,长期食用这类混合添加剂加工出来的食品,日久更伤身。
观察:小学生青睐“重口味”零食
广州天河区某小学门口不到十米处,就有三家专做学生生意的小卖部。除了学习用品之外,更显眼处摆放的是花花绿绿的各种小食品。放学一出校门,不少小学生便三三两两结伴走向小卖部。说起各自的“心头好”,几位小女生七嘴八舌跟记者推荐:
“辣条好吃,够咸够辣,很过瘾。”
“我爱吃薯片,又脆又香。”
“现在天热,喝冻饮料吃冰淇淋更爽!”
小零食的价格一般在两三块钱左右,有薯片、辣条、碳酸饮料、糖果、雪糕,一应俱全。这些小零食普遍“重口味”,不是咸香辣,就是很甜腻。记者随机访问10多位小学生,大部分孩子表示曾吃过这类零食,有一半还是忠实的“回头客”。
这些两三块钱的小零食大多包装鲜艳,在外包装上都标有保质期和食品安全标识,但有的字迹不清,有的包装袋密封不严,添加剂数量少则几种、多则十几种。不少孩子每天都要吃一两袋,外加一瓶碳酸饮料。按这个量估计,每天摄入十几二十种添加剂很常见。
呼吁:出台少儿食品添加安全标准
“撇开因违规、超量使用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在国标规定范围内正常使用添加剂,也或潜在威胁少儿健康的问题。”王晓波指出一个令人担心的现象:在很多合格的食品中,各种添加剂叠加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单一剂量都不超标,但混合在一起,每一类添加物累积的量却不少;另外,现有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标准大多是基于考虑单个添加剂,而较少考虑不同种类的添加剂的协同、增强等方面作用。
王晓波说,目前国家只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食品添加有严格限制,对于仍处在生长发育重要阶段的3岁~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这方面却没有专门的安全标准,只能依照成年人标准。但发育未健全的儿童和青少年又恰恰是这些食品的消费主力。他们若长期吃各种按成年人标准被视为“合格”添加的食品,大量摄入各类添加剂,必然存在各种健康风险。“所以,国家应出台专门针对这一人群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