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膳食纤维制造企业一直被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折磨着,市场“叫好不叫座”已经困扰行业多年。
这种局面其实挺令人费解:在全世界范围内,膳食纤维这些年风光无限,受到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包括医生、营养学家、食品科学家、生物化学家以及与食品法规及营养教育有关的科学决策者的广泛重视,兼之当下中国居民老龄化进程加剧、处于慢性疾病井喷阶段,集多种健康效应于一身的膳食纤维按理说能做出好大一块蛋糕来。
但前景有多光明,现实就有多苦涩。“说实话,卖膳食纤维十几年了,我还没看到出路。”业内一位资深人士显得有些意兴阑珊。的确,中国膳食纤维产业在市场、行业和法规这3个层面,面临着诸多问题。想突破行业瓶颈,需要企业、科研机构、媒体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形成合力,一方面联合实施膳食纤维科普,开展消费者教育,提高对膳食纤维的认知度;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研发水平,优化产品结构,使行业逐渐走上健康规范的发展轨道。
●膳食纤维走红全球
据英敏特GNPD(全球新产品数据库),2013年全球食品饮料新品前20位产品声称中,“高纤维/添加纤维”高居次席。
膳食纤维的走红,一方面是实力使然——膳食纤维可不仅仅是肠道清道夫,以菊苣菊粉为例,这种天然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显著的益生元生理功能,可以促进人体结肠内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及活性,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并且具有促进钙质吸收、调节脂质代谢以及改善人体免疫系统等诸多健康益处。换句话说,它能赋予食品饮料功能化。另一方面是时事造英雄——改善健康已成为消费者选择食品时的重要考虑,肥胖正在全球蔓延,公众最为关心的健康领域莫过于控制体重,人们对低脂肪、低热量饮食热情不减,能产生“饱腹感”的食品饮料是最热门的趋势之一。
而这正是膳食纤维的强项。膳食纤维有“减肥明星元素”之称,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前不久的一项研究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了为什么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能让人“少吃几口”。研究揭示,膳食纤维在肠道中被消化后,会释放出一种分子,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中一个已知的用来调节饥饿感的区域,对大脑产生抑制食欲的作用。另外,菊苣菊粉等膳食纤维可以在食品中替代糖或模拟脂肪,开发低热量健康食品。
不过,较之开发新的功能食品,从某种程度上说,膳食纤维对一些食品品类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改造,更体现其意义。抗性糊精Fibersol-2对于碳酸饮料的挽救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好喝的可乐”——第1代可乐,使用果糖葡萄糖糖液或砂糖,众所周知,受到的指责铺天盖地,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其驱逐;“不含热量的可乐”——第2代可乐,使用高甜度甜味剂,降低了含糖量,但由于口感问题,一直属于小众产品;2012年4月,“保健的可乐”——第3代可乐在日本诞生,麒麟公司生产的“KIRIN METS COLA”碳酸饮料成为有史以来的首款FOSHU Cola(特保可乐),同年11月,百事公司的“PEPSI SPECIAL”碳酸饮料面市。特保可乐通过使用高甜度甜味剂来降低产品的热量,富含5克的抗性糊精,通过抗性糊精的作用,抑制饮食中脂肪的吸收及提高排放,从而缓和餐后甘油三酯的上升。这两款特保可乐的问世,掀起了市场健康碳酸饮料的风潮,并使一直处于衰退的碳酸饮料市场出现大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