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食品安全教育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的《小学生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读本》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农村儿童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课题组对5省12所贫困小学超过5000名小学生的调查发现,贫困农村儿童普遍有不良的膳食习惯,经常食用劣质零食,严重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对贫困农村孩子的食品安全教育亟待加强。
农村学校周边被劣质零食充斥
“农村儿童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课题组的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学院副教授彭亚拉介绍,我国14岁以下的儿童有2.21亿人,农村儿童1.4亿人,留守儿童约6000万人。
2015年5月至今,课题组在四川、江西、湖南、山西、河北对美姑龙窝乡小学、丰山小学、小松小学、排稠小学、矮寨小学、西蜀巴村小学、上安村小学、西刘庄小学、黑崖沟小学等农村贫困地区12所小学的5000余名小学生进行了调研。被调研小学多数处于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比例高。江西石城县两所小学的留守率为37.09%,湖南湘西吉首两所学校留守率为44.07%,河北阜平两所学校的留守率为12.6%。
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农村小学生普遍有消费零食习惯。在湖南吉首,喜欢吃零食的孩子占比65.43%,经常吃零食的孩子占比52.43%;在山西吕梁,喜欢吃零食的孩子占比69.31%,经常吃零食的孩子占比72.84%;在江西石城,农村儿童每天能获得的用于购买零食的零花钱并不多,67.9%的孩子购买的零食单价低于1元,零花钱数目看似不多,实则每天能买1—2包小零食。
从调研结果看,农村儿童最喜爱的零食是辣条,其次是冰糕和碳酸饮料。其消费场所主要是小卖部、路边小摊、集市和小超市。
调查发现,农村学校周边出售的零食中,许多是劣质小零食,生产厂家地址、电话等信息虚假的比例高达30%。这些劣质小零食中,仅辣条类就达30多种,且均产自小村镇的小作坊。对30余种辣条的简单分析发现,其提供的营养素极为有限,根据当地检测部门的检测结果,一些产品中钠含量和细菌含量超标。劣质冰糕和碳酸饮料类食品基本由食用香精、甜味剂、酸味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调制得到,几乎没有营养。调查中发现的辣条等小零食,山寨和过期产品十分普遍,这些劣质零食成为每天陪伴农村儿童成长的食品。
农村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低
调研中发现农村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能力普遍很低。在湖南湘西农村小学校测试中,9—10岁的学生回答标准测试卷,高于60分的仅有11.81%。在山西吕梁农村小学校,接受测试的孩子们的答卷平均分是55.62分。超过55%的受调研小学生在买零食时基本不看或偶尔看包装上的信息;只有21.78%的受调研小学生知道营养标签,其他接近80%不知道或听说过一点儿。
研究人员设计了食品包装信息的认读试验,对“买食物时要看哪些信息”的问题,许多学生只知道要看生产日期,而真正能看懂保质期的不足30%;能看懂营养标签的为15%;知道食品成分表中标注顺序的不足35%。
留守儿童缺乏监护,农村隔代监护人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绝大多数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在初中水平以下。调研发现,家长们的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率普遍较低,甚至还不如孩子,个别问题的正确率仅为5.2%。
湖南湘西的调研统计显示,因吃零食而不舒服的比率达到45.68%;吃后感到不舒服的食物主要是辣条、冰糕;不舒服后继续吃的比率是53.09%;听说“吃零食蛀牙、发胖”后继续吃的比率是69.14%。受调研的当地小学生还经常不吃早餐、偏食。不正规吃早餐的学生占40.56%。一些学生偏食情况较严重,有的学生不喜欢吃鸡蛋,把课间营养餐的鸡蛋丢在抽屉里。
农村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能力低已成为其不健康饮食习惯和低身高体重合格率的原因之一。
设立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基金
为了改变贫困农村小学生食品安全条件差、认知低的现状,“农村儿童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课题组编写出版了《小学生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读本》。读本分为十讲,以生动易懂的形式讲解了膳食营养,饮食卫生,食物的挑选、贮存,预防食物中毒等知识。该读本首先会在项目组试点的农村地区小学生中进行试验,通过试验前后、对照组的对比调查,研究证实教育的有效性后推广。
在发布会上,专家们提出,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健康是未来健康的基础。而不良的膳食习惯和不安全的零食,会损害孩子的健康。同时,食品安全应从孩子抓起,儿童是未来的食物生产和消费者,影响他们的认知和行为,对从根本上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具有长远意义。专家们由此呼吁,将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嵌入到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之中,推进中国儿童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进一步推动我国《膳食教育法案》的出台,以保证每一个孩子能公平地接受到最基本的膳食教育。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倡议成立“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基金”,加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资助力度,为贫困地区小学提供食品安全教育图书资料、开展师资培训,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力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