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一条“广西人内脏最健康”的微博被广为转发,有人表示“为广西人自豪”,也有人表示“不服”。而查阅相关资料后则发现,原来这是一个由国际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分析了数千份冰冻的尿样,对比了中、日、英、美四国的国民尿样之后,认为居住在中国南方(广西地区)的人具有最独特的内脏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西人内脏是最健康的。相关论文《人类新陈代谢的差异及其与饮食、血压的关系》2008年发表于全球科学界最有名望的科学周刊《自然》杂志上。
这份7年前的论文不知因何故再度被热炒,其中的推论是否可信呢?来听听相关专家是怎么说。
传统
广西人饮食清淡利于肠胃健康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陈国忠表示,饮食习惯对促进肠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广西人的饮食传统确实有利于营造健康的肠道环境。比如广西人的主食以大米、小米等谷物为主,多吃米少吃面,再搭配其他杂粮和鱼肉菜类。谷类食物中所含淀粉比面食更多,有助于消化吸收,更能促进肠道健康。
广西的传统饮食特点为早粥晚饭。早、午餐多吃粥,菜肴简单,常以青菜、酸菜、干萝卜佐食。晚餐米饭为主,菜肴多样,鱼、肉类亦多在晚餐进食,既营养均衡,又能预防过食肥甘厚腻带来的健康问题。总的来说,广西人饮食以清淡为主,讲究鲜、嫩、爽、滑。口味上,适时调整,顺应季节变化,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菜肴品种较多,按季节而变化。这与《黄帝内经》的四时饮食养生思想不谋而合。广西人的传统饮食习惯正是遵循了大自然的四时变化规律,巧妙地做到了天人合一。
习惯
爱吃醋腌酸菜有助肠胃运动
广西人爱吃用醋腌制的酸菜,几乎顿顿离不开“酸”。陈国忠认为,这也是促进肠道健康的一个饮食习惯。
说起广西特色小吃“酸嘢”就口舌生津。在广西,流传这么一句戏谑的话:“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酸嘢摊。”新鲜的包菜、胡萝卜、木瓜、长豆角,放点糖、醋、姜就可以做成男女老少都喜爱的酸嘢了,在老百姓的饭桌上酸笋、酸萝卜出现频率很高,自己制作一坛酸嘢也是不少家庭的常规工作。
陈国忠说,酸菜不仅开胃、解乏,其中丰富的乳酸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还能抑制小肠内的病菌,起到促进肠胃运动、解毒的作用。老百姓家中还流传着患了轻微肠胃病,喝上一碗“腌酸汁”就可痊愈的说法。广西人独特的腌酸方法(先加醋而非传统的先加盐腌制方法)可以抑制细菌的产生,而且能有效保护维生素C不流失,并使果蔬中的矿物质易于吸收,其中的醋酸还能帮助消化。这无疑对肠胃健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他还提到,广西人做菜采用轻度烹调,炒菜只要八分熟,因此食物80%以上的营养都可保留,尤其是保留了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利于肠道健康。生食或轻度烹调,不仅可以避免过度烹调带来的负面作用,还有排毒、通便、美容等作用,最值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采用。
专家
不能单一以饮食结构判断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烹饪与营养教研室主任、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黄傲,在认真研究了微博中观点的出处后,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广西人内脏最健康实际上是通过这篇论文研究结果的一个推论,它并不是这篇论文得到的一个结论。“对于内脏健康的推论,它的健康指标是什么?它应该有相应的标准,但这篇文章中并没有给出内脏健康的指标,既然没有这个标准,那我们得到的这样一个推论就没有科学依据。”
据了解,微博引述的论文中称,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中、日、英、美四国4680个人的尿样,研究人员应用质子核磁共振光谱法鉴别出了尿中的所有化学物质。其中,在中国人群的样本当中,分南北取样于广西、北京和山西。
黄傲指出,在同样以谷物消费的国家中,广西人也就是中国南方人跟北方人的代谢类型是不一样的。日常生活中,北方人在肉类蛋白方面的消费要比南方人偏多,而南方人进食谷物类食物的比例要比北方人高。广西人饮食中富含植物蛋白,含盐量也少,这是有益健康的饮食结构。
黄傲分析,除了饮食之外,生活行为、肠道微生物以及人的生存环境和遗传因素等,都影响着人的健康指数,不能单一以饮食结构来判断人的内脏健康程度。但是作为推荐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家确实应该有一个良好的饮食结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推论的出发点是良好的,就是希望通过饮食结构的调整去改变人的健康状态。”
陈国忠也表示,广西人“粗、杂、素、淡、鲜”的饮食传统,具有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糖、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等特点,符合预防现代生活方式疾病的膳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