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由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主办的首届中国家庭学科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就家庭学科作为生活科学的价值确认及其定位、家庭学科的建设以及国内外中小学营养状况比较研究等学术话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科学界定家庭学科内涵及形式
提起家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近20年来在我国现有的家政服务业或家政服务员,或俗称的保姆服务。与会专家对此提出全新理念,认为应该尽快重建我国家庭学科,科学界定其内容和形式。有专家认为,家庭学科是人们思考家庭存在状态的学科领域,研究的是以家庭为中心,生活方式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为家庭生活提供科学指引的一门学科。
吉林农业大学家庭学副教授吴莹认为,家政学应用研究中的操作部分是最常用的,其研究领域涉及家庭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烹饪、剪裁、育儿、家庭消费等生活技巧和艺术。通过科学的测量方法,对家庭成员、家庭各项活动、家庭生活现状,家庭饮食、营养状况、家庭教育状况等进行测量与评价。经过科学的、全面的分析指出其合理性和不足之处,使家庭生活的价值观趋向理性,提高家庭生活品质。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教授孙晓梅多年来十分关注我国农村学生营养餐问题,此问题是她向全国人大提交的重要议案之一。在研讨会上,她介绍家庭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健康管理、家庭普法教育、儿童健康成长、高龄老人的生活及食品营养等。“一个健康家庭一定会重视饮食生活与健康,做饭的基本常识,尤其是食品营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重建与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忠魁是该所大学家庭学科的创建者。在谈到家庭学科的专业设置体现时表示,普通高校:家政学专业之外可设生活学等专业。除本科外,条件具备的高校设研究生学历,以培养师资与研究为主以及现代家庭服务业的管理指导人才。高职院校:开设家政学专业及相关专业,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中小学:小学教育应回归生活化,应设生活科目,低年龄段以家庭生活内容为主,高年龄段向社区和社会生活内容方面扩展。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蒋爱群介绍了她对高校学生生活知识认知与学习需求方面的研究。目前高校的现状是年轻人相关知识少,且多数知识来自于父母和大众传媒(前者也并没有受过系统科学教育;后者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他们急需科学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
加大中小学营养教育力度
会上,多位专家表示,要在我国中小学家政教育课设置内容中,加大有效开展中小学营养教育力度。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陈燕卉就国内外中小学营养状况比较研究同与会者进行了深入交流。“我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积极推动中小学营养工作,但实施现状不尽如人意,研究面窄且不深入。绝大多数是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利用课堂教学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全方位整合营养教育的研究尚未真正开始,国内文献对中小学现有相关课程中的营养教育效果也尚未进行评价。”她同时表达了对我国目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的担忧。
据了解,目前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课程实施现状不理想。营养学在我国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类指导文件,相关课程中的营养教育也没有有效实施。79%的学校没有懂卫生知识的专职教师任教健康教育课;62%的学校没有使用健康教育课本。教育部规定的两周1课时的健康教育课也得不到保证,体育与健康课被上成体育课;营养与烹饪课也被纯粹的烹饪操作活动所替代。陈燕卉建议,应加强中小学营养教育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加强对中小学相关课程中营养教育实施的统筹与指导。
中小学营养教育的作用是通过有效开展中小学营养教育,达到改善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终身健康意识的目的。陈燕卉介绍了国外中小学实施营养教育的基本模式和基本情况。美国是从小学1年级起开设,每一年级的营养教育中都规定明确教学目标,而且在法律上加以保证。基本教学内容:营养是机体利用食物的方式;课程类型:4%小学教师把营养学作为独立专题进行教学,63%教师把营养学课程内容渗透整合到其他课程中进行一体化教学,33%教师同时采用专题教学和渗透整合教学两种方式。生活技能课包含“营养的注意:每天的饮食习惯;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等营养学内容。师资力量方面,美国中小学营养课程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3/4的州要求从事营养学教学的教师必须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小学营养课程师资中有52%的教师受过营养学正规教育。德国将家政课纳入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家政主题内容之中。德国中小学营养教育的师资力量较强,2000年调查显示,半数以上任课教师在中小学受过正规营养学学习,充分发挥出家庭和社区在中小学营养教育中的辅助作用。
陈燕卉强调,我国的课程科学设置与实践应该并行,国内中小学营养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以“整合课程为主、分科课程为辅”“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存”为原则。她呼吁,进一步研制中小学营养教育核心课程纲要,完善教育评估体系,研究师资培养和培训模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