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些法规要求,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底线:
——生产经营者(企业)要有食品经营许可。
——生产经营者(企业)要配备专兼职的有资质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生产经营者(企业)要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包括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食品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制度,食品贮存管理制度、食品经营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食品经营人员培训制度、食品经营用具清洗消毒和检查制度、食品安全责任制度等。
——生产经营者(企业)要有与销售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销售和贮存场所。这些场所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应与有毒、有害污染源有效分隔,还要与生活区域分隔开来。环境整洁,有排气通风设备,地面硬化,便利清洁消毒并防止积水。食品与非食品、生食与熟食应当有适当的分隔措施,固定的存放位置和标识。
——按照经营项目,要设置相应的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等设施,并配有货架、冷藏柜等设备。销售场所应布局合理,食品销售区域和非食品销售区域分开设置,生食区域和熟食区域分开,待加工食品区域与直接入口食品区域分开,经营水产品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经营区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与食品表面接触的设备、工具和容器,应使用安全、无毒、无异味、防吸收、耐腐蚀且可承受反复清洗和消毒的材料制作,易于清洁和保养。
——申请销售有温度控制要求的食品,应配备与经营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冷藏、冷冻设备,设备应当保证食品贮存销售所需的温度等要求。
——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有防尘防蝇等设施,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容器和包装材料等应当具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合格证明,直接接触食品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健康证明。
对散装食品,特别是短货架期的熟食品和快餐制作来说,有些容易被忽略的安全管理细节其实很重要。比如说:
——直接接触散装食品的人必须要定期体检。身体不适时不能上岗(谁都不想吃被别人喷嚏污染的食品,更不要说吃正在拉肚子的人手工制作的食品……)
——操作人员要非常注意食品制作过程中的个人卫生。比如长头发不能露在帽子外面(头发可能携带灰尘、微生物和皮屑,也可能掉入食品中);脸上不能上粉上妆(粉和妆会脱落,这可不属于食品原料);指甲不能留长(指甲缝细菌数量甚大,长指甲还容易刺破手套造成污染);不能抹上厚厚的护手霜(如果你做面点,顾客要吃你的护手霜啊?)……
——生产场所要设计合理,达到食品生产车间规定的卫生标准,墙壁材料、容器材料、包装材料等均要符合食品相关规定,甚至上下水、卫生间的位置都需要规范(如果厕所就在食品库房或制作厨房的隔壁,真的好别扭啊,遗憾很多居室设计就这样)。
——制作者的鞋子、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都要符合卫生标准(如果人家穿着食品制作工作服进厕所上大号,出来不换衣服不换鞋甚至不洗手就继续接着做熟食,您会怎么想……)。
——食品的原料要有来源,必须做到可追溯。每一样材料是哪儿买的,需要有据可查。就算是纯手工,也不可能从种田到收获,从调味品制作到烹调油制作全部自家包了吧?如果制作油炸油煎食品,废油是怎么处理的,也要有去处(自己家也常有油炸大批食品之后剩下来的颜色发暗的油啊,您说是扔掉还是继续做菜呢...)。
——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储藏运输要注意控制条件,并遵循保质期。应当在4摄氏度保存的东西,就不能在10摄氏度保存。冷藏存2天就有微生物超标风险的产品,决不能2天后还在卖。销售时需要用冰袋保温的食品,决不能在室温下运输,而且必须确认运输过程中温度一直保持合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