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工作中常常强调以“需求导向”为原则来策划和组织活动。首先是公众的科普需求。公众从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出发,立足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和具备参与社会事务的基本能力而对科学知识产生了需求。其次是社会的科普需求,致力于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4年12月出台的《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把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和创新驱动发展对科普的需求作为主要任务。
近年多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对科普主题内容的需求相对聚焦和稳定。据2010年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我国公民最感兴趣的科技信息为“医学与健康”(82.7%),紧随其后的是“经济学与社会发展”(40.9%)、“环境科学与污染治理”(37.1%)。2010年中国科协在全国组织开展的城市社区居民科普需求和满意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城市社区居民对医疗保健、食品安全、营养膳食3类科普话题最为关注。2013年武雪梅等人以重庆地区为例,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小学生和普通公众这三类人群均表现出对医学健康、节能环保等社会热点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早在2007年就确定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工作主题,2011年又增加了“促进创新创造”。这是对公众和社会科普需求较为精辟的概括。
另一方面,我国公众对科普渠道和形式的需求顺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从获取科普信息的渠道来看,公众利用互联网的比重越来越大。2010年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87.5%)、报纸(59.1%)、与人交谈(43.0%)、互联网(26.6%)、广播(24.6%)、一般杂志(12.2%)、图书(11.9%)和科学期刊(10.5%)。其中,公民利用互联网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比2005年的6.4%提高了20.2个百分点。2013年武雪梅等人的调查结果更为鲜明地显示出这种趋势:网络是大学生、中小学生和普通公众三类人群首选的获取科学知识和信息的渠道。
传统科普常通过科普文章、科普图书以及科普挂图等形式进行表达。201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科普市场现状及网民科普使用行为研究报告》显示,阅读科普文章是最重要的网络科普方式,超过八成(81.6%)的网络科普用户通过科普文章获取知识;其次是科普类的视频节目,61.1%的网络科普用户会下载或收看科普内容的视频;31.9%的用户会在论坛、社交网站上交流讨论科普知识,25.8%的网络科普用户会玩带有科普内容的游戏。顺应信息通讯技术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视频化、移动化、社交化、游戏化的科普作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的视线。“赛先生”、“科普中国”、“科通社”、“知识就是力量”等公信力高的微信公众号成为公众获取科普内容的重要来源。
基于以上对科普需求的理解,我们建议从如下两个方面开展科普。首先,建议多层次、多元化开展科普。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一方面,现阶段大多数公众的科普需求内容主要集中在健康医疗、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方面,体现出人们对生存质量、生存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密切关注和担忧,属于生理和安全层次的需求。另一方面,培养公众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培养科学理性精神等方面的科学普及和传播,尚未得到公众较为广泛的关注。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这些内容相对前者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与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成就自我价值以及发挥个人能力到最大限度等存在相关。在开展科普工作的时候,不只限于公众需求最高的领域,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公众科普需求的多层次性、多元性。此外,大多数公众的科普内容需求具有实用化的倾向,存在一定局限;科普工作者还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对公民的要求,开拓公众视野,发挥科学启迪明智的作用。
其次,建议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开展科普。科普工作者们已经认识到互联网是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平台。伴随着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线上科普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而其便捷的泛在性、自主选择性、广泛的覆盖性、表达方式的多样性都使之颇受大众青睐。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6.49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47.9%。可见,还有一部分公众,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公众或是老年公众还期望通过传统的科普方式来推送科普。另外,线下科普真实互动的切身体会和现场体验感,也是线上科普所难以比拟的。因此,我们倡导线上线下科普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创造科学智慧生活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