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循证医学的要求,灵芝的临床研究应按“良好临床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即双盲法安慰剂(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有效阳性药)对照试验。这对于证明灵芝对某种疾病有效是无可非议的。前述的临床研究报告多是按这样的标准评价灵芝的临床疗效的。
符合GCP标准的临床试验,其特点是经过科学设计的有对照的试验,其目的是为了证明服用灵芝的患者的疗效与服用安慰剂(或有效阳性药)的对照患者之间的区别,显著优于服用安慰剂者则判定为有效(以有效阳性对照药为对照时,灵芝的疗效至少应与阳性对照药相似)。在GCP临床试验中,诊断和疗效标准、用药剂量和疗程均是固定不变的,因而易于统计比较并做出评价,其有效性被认为是科学的,并具有高可重复性。
许多民间服用灵芝治疗肿瘤有效的病例,多是在常规治疗不理想的情况下,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自己服用灵芝。服用的剂量、疗程长短由患者根据病情、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自己调整,而疗效则多由患者原就诊医院复诊后得出。患者对疗效深信不疑,而研究者却表示怀疑,认为不科学,偶然性很大。
究竟如何评价这些个例的疗效和经验?这还要从《神农本草经》对灵芝性味功效的论述说起。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古人是靠“神农尝百草”的方式,即个人的实践,积累经验而总结出灵芝能补心、肝、肺、脾、肾“五脏之气”、“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等精辟论述,一直沿用至今。既然古人可以从用药经验中升华出理论,在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从这些有医院的明确诊断及客观疗效标准的有效病例中汲取经验,而进一步合理应用灵芝并总结其疗效呢?
中医诊治疾病强调“辩证论治”,即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治疗,处方用药因人而异,这就是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的“个体化治疗”原则。许多应用灵芝的病例,几乎都是根据自己的病情个体化用药,每个人都在用灵芝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有效剂量和疗程,并随时调整用法,从而获得最佳疗效。而在按GCP标准进行的临床试验中,为了便于比较和统计,按事先设计好的剂量和疗程进行治疗,不能根据病情和疗效的变化进行调整。因而,试验中的有效病例都是限定在同一条件下才有效,而一些被宣布为无效的病例,有可能在调整剂量或疗程后,转为有效,但却因临床试验设计的缘故,未能统计在内。由此看来,为提高灵芝防治肿瘤的效果,采用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如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灵芝的个体化用药,则更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