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国联通宣布旗下的CDMA 1X开始正式投入运营。在当天的《联合日报》上,中国联通再次动用了"联通新时空"的代言人--姚明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其广告词也颇具诱惑力--一切即将改变……“一场争夺2.5G领导权的大战打响了!”一位电信专家感言。的确,CDMA 1X的推出是中国联通用酝酿已久的无线数据业务全面冲击中国移动业务的开始,换而言之,联通试图以CDMA 1X为杀手锏来对决中国移动。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对于此次下注CDMA 1X,联通的胜算到底能有多大呢?
仓促上马,完善还需时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联通业务发展的历程:早在经营第二代移动标准GSM时,中国联通就被中国移动迎头赶上。此时恰逢国家决定要上CDMA,一位投行人员对联通选择CDMA的原由是这样分析的:"国家要上CDMA,就一定要有人做,如果联通不要,把CDMA牌照给实力雄厚的移动,可能对联通的冲击更大。联通做CDMA虽然会有很多问题,但至少还掌握了一个竞争手段和竞争的主动权。"而联通选择CDMA的原因却与此相差甚多,联通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如何节省成本来扩大网络容量。当时联通拥有的6M的900MHz GSM带宽只能维持六七千万用户,已经接近使用极限了,再想发展就必须叠加1800MHz的GSM网络,但是这样的话成本太高。而相比之下,选择CDMA的话,10M带宽可以当做40M使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而且能最大限度的提升网络容量,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联通选择了CDMA。
依照联通的构想:CDMA上马之后,由于其在技术上有着一定的先进性,在技术发展的里程上与3G更加接近,所以做CDMA能够在未来三五年内独占一块高端市场,与移动争夺高端客户。然而这个构想并没有成为现实,当中国联通上马CDMA网络后,中国移动马上推出基于2.5代通信技术的GPRS网络。而与2.5G的GPRS相比,联通CDMA已经没有任何优势而言,加之CDMA网络建设缓慢,覆盖面积有限,又影响了CDMA一些自身优势的发挥,联通强占高端市场的希望彻底破灭。2002年6月,CDMA上马半年之多,联通的CDMA用户只有100万左右,这其中还包括了原来军网转过来的50万用户。为了达到预期放号700万的目标,联通开始放弃其高端客户的战略,开始转入低段市场,并采取预存话费送手机等促销方式来大肆发展用户。2002年末,联通出色的完成了700万的预期目标。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700万用户大多是采用预交话费赠送手机的方式拉拢过来的,联通为此将承担难以计量的资金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联通还有什么资本与移动相抗衡?升级到CDMA 1X,因为只有CDMA 1X才更先进,对移动更有挑战性。于是联通又选择了升级CDMA网络,但值得注意的是,联通的这一举措是在CDMA网络和应用并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的,根基不稳直接导致了CDMA 1X的先天不足。我们可以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智力超常的残疾孩子和一个智力正常成年人竞争,孰强孰弱?我想在不出奇迹的前提下,前者是无法与后者相提并论的,何况在国内通信市场上,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奇迹。
扎根现实,别拿3G做幌子
从技术应用角度讲,CDMA 1X技术的确先进 , 而且从过度到3G的路线来看,CDMA可以一步到位:IS-95--CDMA2000 1X --CDMA2000 1XEV(3G),而GPRS还需要一步:GSM--GPRS--EDGE--WCDMA(3G)。而另一方面,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多种通信技术的公共网络设施,"标准化"是实现真正的"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具体地讲,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对于设备开发制造、规模化生产、业务实施运营以及网络互通互联、市场普及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GSM是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于1992年统一推出的移动通信系统,GSM在技术成熟性和标准化程度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均采用GSM技术,GSM用户占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72%。而从目前情况来看,3G的发展在全球也还是一个未知数,国内市场也不可能在技术没有成熟的时刻仓促上马,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的争夺将锁定在2.5G时代。
在这个发展段,联通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CDMA 1X最大的一个卖点就是技术先进,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传送速度快。但是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须是整个联通的CDMA 1X网络建设完整之后,这些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处于来。而就目前联通的网络来说,这些优势是很难发挥出来的,网络覆盖不到,何以去谈传输速度的快慢?有人称,CDMA话音质量好,具有软切换的功能,掉话率低,被运营商称之为"无线通信有线质量"。实际上这种评价是有条件的。在工程建设初期,由于基站设置不合理或调整不当,掉话率相当高,曾使用户失望,要想恢复声誉,赢得客户的信赖,要求其具备更高的技术,就目前CDMA网络的通信质量要达到与中国移动或中国电信(网通)相当的水平,并非一日之功。在济南本地就曾发生过CDMA手机"高质不通"的趣闻:消费者用CDMA手机从三楼给一楼的人打电话,竟然一点信号没有!CDMA 1X的通话质量怎么样?笔者没有见识过,不过如果CDMA 1X还是一味追求3G标准而不加紧网络建设的完善,那么,CDMA 1X必将步入CDMA的后尘。
另外,目前各行各业的竞争趋势已经基本跳出了单一价格竞争模式,竞争点已经逐渐转向了服务。中国电信(网通)和中国移动都一直在努力强化着自己的服务品牌和服务内容(中国电信的1000号、中国移动的1860),而联通似乎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动静。那么,一个通信运营商在没有自己服务优势的前提下如何去吸引客户的加入呢,它将如何给客户一个可以安心使用的保证呢?这是值得联通深思的问题。
数据业务,产业链是关键
从整体上来将,同处于2.5G的CDMA 1X和GPRS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语音业务,2.5G的技术标准和应用已经把数据业务提到了首位。随之而来的,对于使用终端和内容服务的需求也大大增加,2.5G通信产业链上两个最主要的环节逐渐明朗起来,那就是手机终端和内容服务,而联通在这两方面无疑又是最欠缺的。
首先在手机终端方面。CDMA的发展速度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手机终端的供应问题:一是手机不足,二是价格太高,三是质量太差。这方面的原因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CDMA刚刚上马之后,整个国内的手机生产商对CDMA的发展态势并不是很明朗,而且CDMA手机在国内尚属高技术的新产品,盲目上马生产的风险比较大;另一方面就是国际上通行的CDMA手机都是机卡一体的,而在国内,人们已经习惯了机卡分离的形式,而这种CDMA手机在整个行业内是前所未有的,在批量生产之前,这一技术的成本偏高,而批量生产之后,对手机生产商而言意味着更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投入生产的手机终端厂商对CDMA手机生产的投入也不会很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联通CDMA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联通CDMA进一步发展需要手机终端的支持,而手机终端厂商看不到联通CDMA的发展而不敢投入进行终端。
其次是内容提供方面。有消息称,联通CDMA 1X网络所能提供的数据业务,无论是在速度还是容量方面都更有优势,而在内容提供方面,则绕过了国内的SP供应商,直接与韩国最大的CDMA运营商SK电讯签署协议,成立合资企业,该企业将向客户提供内容及应用软件的无线互联网业务服务、无线互联网平台和业务咨询服务以及其它新业务服务等。我们先来看看联通能不能绕过国内的SP,如果联通真的采取与SK单独合作而绕过国内SP的话,联通将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合资公司的发展问题,二是如何与国内SP商对抗的问题。CDMA在韩国之所以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CDMA的技术领先,而是营销策略的成功。那么,当换了一个市场环境,换了一个人文环境之后,SK如何保证能把CDMA在韩国成功的模式复制过来,同样取得成功?经济这东西和政治有着异常相似的地方,当初苏联发展社会主义也是相当红火,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一条比较合适的路子来达到共产主义,而中国则依照自己的国情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注意道路。都是摸索,都是探求,为什么去效仿别人呢?假如有一天CDMA在韩国没落了,联通有该怎么办?我不知道,我相信联通更不知道!退一步说,即使是合资公司本土化营销策略得当取得了一些成就,那么这样一个合资的单一体如何与国内众多SP的联合体进行抗争?
功力不足,双寡头难以形成
有专业人士分析:从经济学上讲,双寡头竞争格局其实最能有效隔断后来竞争者、共同分享巨额利润。如果能与中国移动谋合,成为双寡头之一,那么联通基业便可"百年无忧矣"。中国联通真的有足够的功力和中国移动形成这么一种双寡头的垄断形式吗?我们且来运用一个比较流行的分析方法--蓝彻斯特法则来分析一下:
蓝彻斯特法则有一个说明彼此战力关系的理论为"射程距离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当特定两家公司进行综合性作战时,战力需达到根号3以上才能摆脱对手的攻击。以此,蓝彻斯特法则把将占有率市场分成四种类型:分散型,两大寡头型,相对寡头型,绝对寡头型。所谓的两大寡头型是指: 第一位与第二位之市场占有率超过73.9%,且两者的力关系在根号3以内。如第一位占有率为50%、第二位为24%时,仍不能称做两大寡占型。必须像第一位为40%、第二位为34%的型态才能称为两大寡占型。那么,联通如何才能拿到这34%左右的市场份额?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移动在第二代技术水平上的用户大约在12000万左右,差不多是中国联通的4倍,而且中国移动的GSM网络完全可以转化为GPRS网络。因此,对于中国移动来说,直接的目标用户群就有12000万之多,而联通呢?
由此,笔者认为,中国联通CDMA 1X的推出尽管势头迅猛,但是要成气候还有待时日。一切即将改变,这个"即将"要老百姓等多久呢?恐怕只有中国联通自己心理明白了。
3月28日,中国联通宣布旗下的CDMA 1X开始正式投入运营。在当天的《联合日报》上,中国联通再次动用了"联通新时空"的代言人--姚明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其广告词也颇具诱惑力--一切即将改变……“一场争夺2.5G领导权的大战打响了!”一位电信专家感言。的确,CDMA 1X的推出是中国联通用酝酿已久的无线数据业务全面冲击中国移动业务的开始,换而言之,联通试图以CDMA 1X为杀手锏来对决中国移动。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对于此次下注CDMA 1X,联通的胜算到底能有多大呢?
仓促上马,完善还需时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联通业务发展的历程:早在经营第二代移动标准GSM时,中国联通就被中国移动迎头赶上。此时恰逢国家决定要上CDMA,一位投行人员对联通选择CDMA的原由是这样分析的:"国家要上CDMA,就一定要有人做,如果联通不要,把CDMA牌照给实力雄厚的移动,可能对联通的冲击更大。联通做CDMA虽然会有很多问题,但至少还掌握了一个竞争手段和竞争的主动权。"而联通选择CDMA的原因却与此相差甚多,联通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如何节省成本来扩大网络容量。当时联通拥有的6M的900MHz GSM带宽只能维持六七千万用户,已经接近使用极限了,再想发展就必须叠加1800MHz的GSM网络,但是这样的话成本太高。而相比之下,选择CDMA的话,10M带宽可以当做40M使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而且能最大限度的提升网络容量,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联通选择了CDMA。
依照联通的构想:CDMA上马之后,由于其在技术上有着一定的先进性,在技术发展的里程上与3G更加接近,所以做CDMA能够在未来三五年内独占一块高端市场,与移动争夺高端客户。然而这个构想并没有成为现实,当中国联通上马CDMA网络后,中国移动马上推出基于2.5代通信技术的GPRS网络。而与2.5G的GPRS相比,联通CDMA已经没有任何优势而言,加之CDMA网络建设缓慢,覆盖面积有限,又影响了CDMA一些自身优势的发挥,联通强占高端市场的希望彻底破灭。2002年6月,CDMA上马半年之多,联通的CDMA用户只有100万左右,这其中还包括了原来军网转过来的50万用户。为了达到预期放号700万的目标,联通开始放弃其高端客户的战略,开始转入低段市场,并采取预存话费送手机等促销方式来大肆发展用户。2002年末,联通出色的完成了700万的预期目标。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700万用户大多是采用预交话费赠送手机的方式拉拢过来的,联通为此将承担难以计量的资金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联通还有什么资本与移动相抗衡?升级到CDMA 1X,因为只有CDMA 1X才更先进,对移动更有挑战性。于是联通又选择了升级CDMA网络,但值得注意的是,联通的这一举措是在CDMA网络和应用并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的,根基不稳直接导致了CDMA 1X的先天不足。我们可以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智力超常的残疾孩子和一个智力正常成年人竞争,孰强孰弱?我想在不出奇迹的前提下,前者是无法与后者相提并论的,何况在国内通信市场上,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奇迹。
扎根现实,别拿3G做幌子
从技术应用角度讲,CDMA 1X技术的确先进 , 而且从过度到3G的路线来看,CDMA可以一步到位:IS-95--CDMA2000 1X --CDMA2000 1XEV(3G),而GPRS还需要一步:GSM--GPRS--EDGE--WCDMA(3G)。而另一方面,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多种通信技术的公共网络设施,"标准化"是实现真正的"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具体地讲,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对于设备开发制造、规模化生产、业务实施运营以及网络互通互联、市场普及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GSM是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于1992年统一推出的移动通信系统,GSM在技术成熟性和标准化程度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均采用GSM技术,GSM用户占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72%。而从目前情况来看,3G的发展在全球也还是一个未知数,国内市场也不可能在技术没有成熟的时刻仓促上马,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的争夺将锁定在2.5G时代。
在这个发展段,联通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CDMA 1X最大的一个卖点就是技术先进,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传送速度快。但是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须是整个联通的CDMA 1X网络建设完整之后,这些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处于来。而就目前联通的网络来说,这些优势是很难发挥出来的,网络覆盖不到,何以去谈传输速度的快慢?有人称,CDMA话音质量好,具有软切换的功能,掉话率低,被运营商称之为"无线通信有线质量"。实际上这种评价是有条件的。在工程建设初期,由于基站设置不合理或调整不当,掉话率相当高,曾使用户失望,要想恢复声誉,赢得客户的信赖,要求其具备更高的技术,就目前CDMA网络的通信质量要达到与中国移动或中国电信(网通)相当的水平,并非一日之功。在济南本地就曾发生过CDMA手机"高质不通"的趣闻:消费者用CDMA手机从三楼给一楼的人打电话,竟然一点信号没有!CDMA 1X的通话质量怎么样?笔者没有见识过,不过如果CDMA 1X还是一味追求3G标准而不加紧网络建设的完善,那么,CDMA 1X必将步入CDMA的后尘。
另外,目前各行各业的竞争趋势已经基本跳出了单一价格竞争模式,竞争点已经逐渐转向了服务。中国电信(网通)和中国移动都一直在努力强化着自己的服务品牌和服务内容(中国电信的1000号、中国移动的1860),而联通似乎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动静。那么,一个通信运营商在没有自己服务优势的前提下如何去吸引客户的加入呢,它将如何给客户一个可以安心使用的保证呢?这是值得联通深思的问题。
数据业务,产业链是关键
从整体上来将,同处于2.5G的CDMA 1X和GPRS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语音业务,2.5G的技术标准和应用已经把数据业务提到了首位。随之而来的,对于使用终端和内容服务的需求也大大增加,2.5G通信产业链上两个最主要的环节逐渐明朗起来,那就是手机终端和内容服务,而联通在这两方面无疑又是最欠缺的。
首先在手机终端方面。CDMA的发展速度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手机终端的供应问题:一是手机不足,二是价格太高,三是质量太差。这方面的原因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CDMA刚刚上马之后,整个国内的手机生产商对CDMA的发展态势并不是很明朗,而且CDMA手机在国内尚属高技术的新产品,盲目上马生产的风险比较大;另一方面就是国际上通行的CDMA手机都是机卡一体的,而在国内,人们已经习惯了机卡分离的形式,而这种CDMA手机在整个行业内是前所未有的,在批量生产之前,这一技术的成本偏高,而批量生产之后,对手机生产商而言意味着更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投入生产的手机终端厂商对CDMA手机生产的投入也不会很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联通CDMA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联通CDMA进一步发展需要手机终端的支持,而手机终端厂商看不到联通CDMA的发展而不敢投入进行终端。
其次是内容提供方面。有消息称,联通CDMA 1X网络所能提供的数据业务,无论是在速度还是容量方面都更有优势,而在内容提供方面,则绕过了国内的SP供应商,直接与韩国最大的CDMA运营商SK电讯签署协议,成立合资企业,该企业将向客户提供内容及应用软件的无线互联网业务服务、无线互联网平台和业务咨询服务以及其它新业务服务等。我们先来看看联通能不能绕过国内的SP,如果联通真的采取与SK单独合作而绕过国内SP的话,联通将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合资公司的发展问题,二是如何与国内SP商对抗的问题。CDMA在韩国之所以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CDMA的技术领先,而是营销策略的成功。那么,当换了一个市场环境,换了一个人文环境之后,SK如何保证能把CDMA在韩国成功的模式复制过来,同样取得成功?经济这东西和政治有着异常相似的地方,当初苏联发展社会主义也是相当红火,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一条比较合适的路子来达到共产主义,而中国则依照自己的国情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注意道路。都是摸索,都是探求,为什么去效仿别人呢?假如有一天CDMA在韩国没落了,联通有该怎么办?我不知道,我相信联通更不知道!退一步说,即使是合资公司本土化营销策略得当取得了一些成就,那么这样一个合资的单一体如何与国内众多SP的联合体进行抗争?
功力不足,双寡头难以形成
有专业人士分析:从经济学上讲,双寡头竞争格局其实最能有效隔断后来竞争者、共同分享巨额利润。如果能与中国移动谋合,成为双寡头之一,那么联通基业便可"百年无忧矣"。中国联通真的有足够的功力和中国移动形成这么一种双寡头的垄断形式吗?我们且来运用一个比较流行的分析方法--蓝彻斯特法则来分析一下:
蓝彻斯特法则有一个说明彼此战力关系的理论为"射程距离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当特定两家公司进行综合性作战时,战力需达到根号3以上才能摆脱对手的攻击。以此,蓝彻斯特法则把将占有率市场分成四种类型:分散型,两大寡头型,相对寡头型,绝对寡头型。所谓的两大寡头型是指: 第一位与第二位之市场占有率超过73.9%,且两者的力关系在根号3以内。如第一位占有率为50%、第二位为24%时,仍不能称做两大寡占型。必须像第一位为40%、第二位为34%的型态才能称为两大寡占型。那么,联通如何才能拿到这34%左右的市场份额?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移动在第二代技术水平上的用户大约在12000万左右,差不多是中国联通的4倍,而且中国移动的GSM网络完全可以转化为GPRS网络。因此,对于中国移动来说,直接的目标用户群就有12000万之多,而联通呢?
由此,笔者认为,中国联通CDMA 1X的推出尽管势头迅猛,但是要成气候还有待时日。一切即将改变,这个"即将"要老百姓等多久呢?恐怕只有中国联通自己心理明白了。
TAG:|营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