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产品资讯 » 供应商俱乐部 » 商贸技巧

简单营销黄金法则

2014-12-10 来源:121健康网

 

    销售人员最忌讳就是孤陋寡闻,因为孤陋寡闻将导致自己的思维非常局限,也影响了营销人独立判断能力的培养。对于本行业研究、相关行业研究、以及不相关行业研究应该成为营销人拓宽思维空间的重要手段,也是营销人员真正做到花繁就简实现简单营销的基础。但是,营销人员通常会说,我工作很忙,那里有时间浏览与收集不同行业的资料,而实际上,纵深行业思维更多是一种习惯,而不是刻意或者是领导规定的任务,如果我们不能做到习惯成自然,关于行业纵深思考的广度与宽度基本上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2006年春季销售人员专业考试,我曾经出过一个问题,看上去非常简单但要准确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十分全面的行业纵深思维:请你根据你所在市场的具体情况,谈娃哈哈营养快线竞争对手究竟是谁?面对这些竞争对手,娃哈哈营养快线主要的市场应对策略是什么?

  这个问题泛泛地谈非常简单,一般的销售人员也能够总结出一二,但是能够全面深刻地回答这个问题,在我所测试的这个销售团队中没有出现,甚至于包括很多老总也很难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考察销售人员行业纵深度的专业问题。

  要研究娃哈哈营养快线主要竞争对手,首先就需要了解其产品结构。娃哈哈营养快线产品主要包括1升装产品,终端零售价格6.80元/瓶;500毫升装产品,终端零售价格3.50元;280毫升装产品,终端零售价格2.50元,然后就是属于乳饮料系列的产品乳娃娃与爽歪歪,终端零售价格在4?5元/饼,平均大约在0.80?1.00元/瓶。营养快线的价格区间的设计反映了娃哈哈公司很强的针对性策略。

  营养快线1升装产品,很显然属于家庭装产品,随机性消费的可能性非常小,主要依靠节假日家庭购买形成的市场空间,还有一个途径就是酒店终端等即饮市场消费。这种渠道结构与消费者定位决定了娃哈哈1升装产品主要竞争对手是同类型的乳饮料产品,1?1.5---2装的可口可乐,统一鲜橙多等产品,在即饮市场,甚至于啤酒产品也是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这种情况下,作为娃哈哈公司必须熟悉其他竞争性领域产品竞争特点,不断地根据相关性行业调整自己竞争节奏。很显然,销售人员需要行业纵深度思考。

  营养快线500毫升装产品是一个独立性很强,娃哈哈主推的一款即时性消费产品,由于此产品主要走全流通渠道,很显然营养快线500毫升装产品竞争对手更加丰富,包括水产品,果汁饮料,茶饮料,功能饮料,碳酸饮料等都可以视为营养快线的主要竞争对手,我们又必须熟悉同类型的竞争品牌,同时还需要了解与洞察上述几乎所有夏季即饮市场产品。这个产品由于其容量上的兼容性,实际上对蒙牛酸酸乳等产品影响最大,因为其人群定位特征与蒙牛酸酸乳有很大的重合,特别是当这个产品进入大流通渠道时候,这种竞争就算面对面的。

  营养快线280毫升装产品也是一个容量上设计比较独特的产品,营养快线有意避开了蒙牛酸酸乳330毫升容量产品,加上包装外型上巨大差异,使得消费者对上述两个产品不会产生关联性消费联想,有利于迷惑与麻醉蒙牛乳业,降低这个产品进入市场可能受到的直接攻击。同时,我们曾经作过测试,蒙牛的330毫升装产品在城市女生消费中显得量有点偏大。这个产品的最大竞争对手其实是现代一些乳饮料产品,包括蒙牛,伊利,李子园,小洋人等等,也包括一些小包装的其他饮料产品。

  而营养快线100毫升的乳娃娃与爽歪歪就更加凸现了娃哈哈公司一直苦心经营的儿童产品的优势地位,凸现了营养快线通过产品容量对于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的良好的技巧。这个产品我判断主要是要进军高端的城市小孩饮料消费市场。我们知道,娃哈哈是靠儿童产品,娃哈哈AD钙奶产品起家的,这个产品经过十五年的历练依然是娃哈哈在城乡市场流量最大的产品,但是随着乳制品产品的崛起,娃哈哈AD钙奶市场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萎缩,特别是城市高端儿童市场。而乳娃娃与爽歪歪的出现,拯救了娃哈哈在儿童产品高端市场上的颓势,一定会给娃哈哈城市高端儿童市场上提供核心动力。乳娃娃与爽歪歪的竞争对手基本上是所有的儿童即食类产品。

  通过上面的简单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对其他行业漠不关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好本身产品的市场销售。包括我们在测算一个市场的市场容量时,我们都必须具备纵深的行业思维能力,因为只有拥有了行业纵深思维,我们的市场策略才能够真正做到具备一定的张力与市场打击力,也才能在遇到看似不相关对手进攻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积极的准备。

  对于市场研究机构与直接在一线从事销售工作的销售人员,都有收集与整理行业资料的机会与条件,关键是我们的营销人员是否有这样的意识。但是,这两类人收集信息与思考信息的角度会有所差异。如果能够将两者收集资料进行交流与组合,效果将更加明显。

  第一,通过网络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行业资料库。我是一个对行业资料十分注意收集的人,我收集的资料分成两个部分与板块,其一是行业板块,内容涉及烟草,白酒,果酒,啤酒,饮料,日化,家电,汽车,航空,银行,房地产,OTC,调味,休闲品,纺织,建材等等数十个行业;其二就是专业板块。专业板块主要包括战略,品牌,营销,管理以及广告传播,我甚至还收集了不少媒介资料。这些资料的浏览与收集培养了我十分广阔的视野。但我很少下载工具类文件。我曾经浏览过不少类似于麦肯锡,罗兰贝格的文本,我觉得主要应该学习他们结构化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一二个足够,太多则无益。

  第二,通过市场考察收集的现场资料。由于一直从事品牌传播与营销管理咨询,使得我有机会遍走中国市场,通过双脚与双眼,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的市场资料。关于快速消费品与耐用消费品,我还是十分细心地收集了十分全面的经销商与终端资料,收集资料仅仅是我们进行行业纵深思考的第一步,而实际上运用这些资料进行实质性市场分析,才是实现资料商业价值的开始,我相信,所有的市场营销人员都有机会深入一线,关键是我们是否有这个习惯。

  第三,通过行业性思考,深度掌握资料的精髓。实际上,无论是第一手资料,还是第二手资料,如果你养成了一个思考的习惯,经过自己的过滤都会成为自己的东西。很多咨询人或者是营销人员很不屑于写行业分析,实际上,唯有通过不断对行业进行分析,你所收集的资料才真正属于你自己,否则就永远只能是素描的资料,对提升你行业纵深思维不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第四,适当参加行业峰会与适当购买一些通用性的行业资料,对建立自己行业系统思维非常有帮助。我自己每年都会参加一些行业峰会,尽管时间非常紧张,但是这样保持与外部世界的沟通确实有助于我开阔视野。同时,我也会通过公司途径购买一些资料,如广州时代与广州智洋以及北京的一些资料公司等我们一直都有很好的合作。

  行业纵深思维能力培养,是使得我们洞察营销真正本质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一些善于运用行业思维经验的专业人才,对企业的作用就更加巨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行业纵深思维给自己从事的销售工作带来了深刻的体验,在我自己的实际作业中发现,单一行业从业人士思维极其局限。我有一个很好的同事,从业经历极其简单,毕业后进入外资一做就是八年,出来进出咨询行业。我们发现他面对国内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完全的不知所措!思维的宽度也明显不如本土从业的专业人士。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谁也不能保证我们不进入关联性行业,特别像我们从事营销管理咨询,你很难预测自己不会去做服务类客户,因此,时刻准备着是我们这个职业的特点。对于企业来说,从经济学角度,所以得消费品都是互为潜在的竞争品牌,因为消费者的钱袋子是恒定的,在某一方面消费投入比较多,在另外一方方面就必然会收缩。这就是市场竞争的辩证法。因此,我们要做到行业纵深思考就是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宽度思维,深度运用。实际上,行业纵深思考给了我们宽度思维与深度运营的基础。行业代表宽度,行业广泛涉猎带来的必然是视野开阔,纵深代表的是深度思考,因为我们要对行业信息进行过滤思考,二次创造。

  行业纵深思维培养还是有很多技巧的。我自己的经验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兴趣。保持对你涉足的任何一个行业高度的兴趣,实际上,我对很多行业有研究但在最初涉足并不很深。但是我一旦接触到这个行业,我就会永远跟踪下去,这就是兴趣使然。因为兴趣,你不会觉得枯燥;

  第二,样本。研究行业需要样本,就好像是植物标本,这样你的研究就不会空洞,而是非常的务实。样板的选择有三个方法,其一是自己服务或者深度接触过的企业;其二是行业类旗舰企业,如日化行业宝洁,联合利华等;第三是问题类企业。中国市场有很多问题类企业,你只要深度研究,基本上就可以发现行业的规律与主要问题的方向;

  第三,习惯。保持良好的资料敏感度习惯。因为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实际的消费案例。我很喜欢逛商店,逛超市,非常简单,我一般会对我自己一直跟踪的行业做调研,因此,我觉得自己始终处于市场作战的一线,因为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我手边就有很多自己随手写的调研报告,像《上海市场瓜子消费市场调研报告》,《云南市场乳业消费结构报告》等等。这些报告使得我对行业一直有很深的敏感度,很多专家在写行业时候深入不够,我觉得最重要就是洞察市场的习惯没有养成,把市场调研也搞成了运用式调研,心情好就看一下,心情不好,绝对不会思考。

  第四,总结。很多人的资料比我多得多,我很多朋友有40---80G的资料,但是可能1 G也没有去看,没有去运用,没有价值,也肯定不会形成深度行业纵深思维能力。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我任何一次作业完成都有反思与专业上总结,我目前在写得《王传才经典案例库1---6卷》共计6本其实并不全是的歌功颂德,也会有许多非常深刻的反思。我觉得反思对行业贡献更大。

  行业纵深思维,是我们倡导的简单营销平台需要。因为具备了视野的广度与深度,我们才能够做到简单简约面对市场问题。

  简单营销黄金法则5、灵活要素组合  

  营销是要素组合的游戏!营销要素有多少?对于从事基础性营销的从业人员,或者对于普通的消费品企业来说,营销一般只会在四个要素之间做文章,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至于由上述营销4P衍生出来的营销10P也好,营销12P也好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要小看这营销4P,能够创造性组合好这营销4P,你就是无坚不摧的营销大师,所有的营销学上所谓方案,方法都有了现实的落脚点,而营销模式就是建立在四个要素灵活组合基础之上。

  06 年4月,中国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和君创业营销咨询的程绍珊老师在前沿讲座中曾经围绕营销四个要素形成的四种营销模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这四个要素形成的产品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如日本索尼,美国摩托罗拉;价格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如广东格兰仕,早期宁波的奥克斯;渠道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如娃哈哈,中国白酒的盘中盘模型等以及促销为主导的营销模式给了我们十分深刻与全面的启发。很显然,程老师的观点更多是从战略高度诠释了一个企业根据自己发展定位,做出的营销模式选择,微观层面实际操作如何做到做好营销要素组合,一个企业如何进行阶段性选择要素组合?一个区域市场,如何调动营销要素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本文主要从简单营销,灵活应对的角度帮助企业建立起灵活要素组合策略。

  营销是时间与空间转夺与把握技术,营销在理论上可以表现为静态,但实际上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系统。对于市场实际操作来说,寻找区域市场营销要素灵活组合与不同阶段营销要素灵活组合对指导基层业务人员实现简单营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市场的要素策略选择。

  区域市场营销模式的选择并不是单一的上述四种营销模式,而是上述四种营销模式渐变的策略轨迹过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区域市场营销环境,为适应竞争需要,营销人员只需要牢记通用的四种营销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战术性组合,而且很多时候,我们未必选择的是一种营销模型,可能是组合式,或者过渡式营销模型组合。如我们在很多区域市场就会选择产品---价格模型,产品---渠道模型,产品----促销模型,价格---渠道模型,价格---促销模型,在一些特殊阶段,我们甚至要选择过渡性营销策略模型。一般情况下,对于中小企业,选择一种营销模型有利于确定竞争优势与实现资源聚焦。对于大型消费品企业,由于产品与产业结构比较复杂,选择的营销模型肯定就是复合型营销模型。

  来自广东深圳某全国性家电品牌在河南漯河区域市场就经历了上述营销模型所有阶段。其灵活组合营销要素的水平与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1996年,河南漯河是家电市场与全国很多区域市场一样,处于饥饿性市场状况下,号称即使是一对废铁也能够卖出黄金价钱。在这个阶段,某全国性家电品牌作为较早进入该市场的一个著名品牌选择了产品营销模式,通过对产品技术与功能深入透彻的传播,该全国性品牌在漯河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漯河市场的疯涨立即引起了全国其他家电品牌关注,1997年漯河市场出现了全国性品牌云集的壮观场面,而且每个品牌到达漯河市场都恶狠狠的选择价格手段冲击市场。面对如狼似虎的同门品牌,该著名家电品牌迅速对自己的营销模式进行变革。

  首先是渠道变革。因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渠道成为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资源。当时的漯河市场还是凭借供销合作系统来进行家电品牌市场运营,但市场也出现了不少出具规模的门店。该品牌敏锐地意识到,如果我们能够跟这些散布各地的门店签署排他性合作协议,就有可能阻止价格战发生,因为该品牌毕竟在漯河市场苦心经营多年,无论是人脉,还是消费者认同度都比较高,而且,当时的家电市场,保证货源就有钱赚,背靠这样的全国性品牌也是很多门店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该全国性家电品牌用很少的资源就控制了漯河市场90%渠道终端门店,对来势汹汹的竞争品牌构成了核心的竞争壁垒。在当时情况下,处国有渠道的供销系统比较强势之外,一般经销商在竞争资源上还是不能跟全国性品牌相抗衡,而且非常致命的是当时的产品信息严重不对称。

  但是,商人是以利益为导向,所谓无利不起早。一旦竞争型品牌采用规模性的价格策略冲击市场,那么,对市场来说影响还是十分深远的。为了打破某全国性品牌在渠道上对他们的封锁,其他品牌利用供销渠道的平台展开了对漯河市场猛烈的攻击。而家电市场的消费也逐渐从过去信息不对称消费,向有利于消费者的选择的方向转变。而且,对于漯河这样的城市,价格的杀伤力还是非常之大,渠道垄断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就成为名存实亡的游戏。门店老板纷纷避开某品牌的管理层开始从供销渠道拿货,关系比较好的经销商则开始直接从其他全国性品牌办事处直接拿货。

  面对这样的市场变化,某家电品牌也并没有闲着,而是不断地对自己在区域市场的营销模式与营销策略进行调整。一旦他们发现渠道垄断根本不可能阻止竞争对手蚕食自己的市场,新的营销模式选择出现了,开始进行主导性价格营销模式选择。该全国性品牌为了应对漯河市场复杂的局面,在请示总部以后,拿出了2款经典的产品,在漯河市场率先将价格降低到消费者心理价位,在漯河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市场品牌又开始迅速向该品牌集中,形成了市场新的竞争策略。

  到2000年年底,漯河的家电市场开始趋于稳定与平和,市场很少有大的波澜出现,家电品牌之间虽然还是有很多摩擦,但是基本上已经各地为阵了。但一种新的苗头出现了,就是各种各样十分频繁的促销开始成为拉动家电市场消费的主要动力,很多家电企业创新性促销方法不仅对市场销售产生了积极的拉动,对于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等的提升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品牌迅速与当地的广告公司展开合作,在动销方案上推陈出新,使得该品牌继续保持在漯河平淡的家电市场掀起波浪。而如今,新的数字电视的推出,改变了该品牌在漯河市场低端的形象,成为该品牌在今后漯河市场新的战略选择。

  我们看到,区域市场在选择营销要素组合上要比总部营销要素组合选择灵活很多,而且在时效性上,营销要素的单一,复合等的组合,推动了区域市场的活力。

  实际上,不管是耐用消费品还是快速消费品,营销模式只是我们心中一个标杆,我们绝对不能教条地坚持,因为市场总是面对着很多不确定的策略性因素,而且,相对于总部的营销战略选择而言,区域市场更加需要重视对于市场竞争要素的临时性抉择,因此,我们会看到在区域市场进行的营销要素组合体现出三个十分明显特征。

  第一,时效性。区域市场与总部不同,总部的营销模式是战略性选择,时间上会比较长,区域市场是将营销模式作为战术性组合形式来使用的,因此更加注重时效性;

  第二,模糊性。由于交替的时效性等特征,决定了区域市场的营销要素组合体现了一定的模糊性,你很难说某一个阶段就是没有单一的模式组合,有时会呈现出复合组合的技术形态。因此,我们在观察与思考区域市场的营销模式时一般会采用一个轨迹图来进行写真;

  第三,比附性。区域市场的营销要素组合一般是以竞争为导向的策略模型,因此,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竞争模型,就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营销要素组合,在区域市场确实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二、阶段发展的要素策略选择

  区域市场营销要素组合与一个企业营销要素组合以及营销战略选择密切相关。而实际上,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种营销模式做到底的企业。无论是国际性品牌,还是本土性品牌,营销模式选择都是具备阶段性特征,因为全球市场始终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还是以全球著名的原创性电子产品制造商索尼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模式变化为例看营销模式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发展的变化。

  从二十世纪80年代,索尼进入中国市场一直推行的都是产品为主导的营销模式。索尼为什么能够推行这样几乎独断的营销模式呢?强大的研发能力以及全球主要的电子产品在技术性产品上的弱势决定了索尼的霸道。

  但是,进入二十一市场,中国市场电子类产品竞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变革也深刻地冲击索尼在中国市场选择的营销模式。

  首先是中国本土电子类企业风起云涌,使得索尼原来的产品绝对技术性优势逐渐丧失,特别是中国本土消费电子巨头企业加大了产品研发上投入,建立了基于全球市场的研发平台,打破了索尼在很多高端电子领域的技术垄断,使得索尼面临着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尴尬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索尼公司开始了十分微妙的渠道结构调整,从过去只重视高端消费场所的渠道建设,到更加重视大众消费渠道建设,直到放下身段与本土的家电连锁企业展开合作,索尼的这一变革也打破了索尼一直坚持的产品为导向的营销模式,而是变成既重视产品导向,即继续加大原创性电子产品开发的力度,同时也重视其他营销要素利用,形成了一种我们称之为双核动力的营销模式。索尼营销模式的变革对于消费类电子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未来的中国电子类企业将面对着来自于双重竞争条件下的压力,谁也不能掉以轻心!

  其次,迫使日本索尼痛下决心进行营销模式变革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韩国三星的崛起。韩国三星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是其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却非常成功。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原因是韩国三星从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就坚持了营销模式中的双核模式,即既十分重视原创技术的开发与推展,也时分重视其他营销要素的灵活组合,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几乎一地一策的手段经营中国市场。而且,三星时分注重学习中国市场上电子类企业运营市场的经验,将中国电子类企业营销经验组合运用到三星集团,形成了良好的中国市场运营策略,韩国三星也是最早提出向海尔学习的跨国企业。

  就是国内很多企业在营销模型也在积极变革之中。以价格战闻名的格兰仕集团准备洗刷价格屠夫的恶名,宁波奥克斯早已经从价格策略中脱身,娃哈哈开始前所未有得重视品牌建设,而促销为导向的中国企业开始注重促销为品牌服务等等。

  作为机构性单位的营销模式组合,有如下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行业发展阶段判断是决定营销要素组合的基础。我相信格兰仕之所以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简单,就是行业洗牌结束了,重建营销模式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第二,企业战略资源整合是影响营销要素组合的核心。如果一个企业已经建立了全球绝对技术研发,我相信他一定不会将价格作为主导型营销模式,这就是企业经营的辩证法;

  第三,消费结构深刻变革是建立营销要素策略组合契机。实际上,很多时候企业建立营销模型有一个无形之手,这个无形之手就是消费者,一旦消费者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企业就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营销模式,如果仍然僵化地坚持自己的模型,对企业的营销必将带来负面影响。

  简单营销黄金法则6、认识企业资源  

  企业资源是我们实施简单营销管理的内部基础,准确地认识企业资源,是建立营销比较优势的前提,如果不能清醒认识企业资源,将给未来的市场营销带来巨大的风险。就好像一个家庭一样,如果当家的不知道自己家里有多少资源,必然会使自己的生活总是处于捉襟见肘的境地,而善于理财的人,即使家庭经济并不是很宽裕,但也可以生活得十分滋润。

  企业资源分析与判断要比家庭资源分析判断复杂得多,而且企业资源受各种宏观政策因素影响往往变化会非常之大。企业的资源一般分为硬资源与软资源,深刻地理解与运用企业的软硬资源,使企业资源组合始终处于比较和谐的状态,对我们建立简单营销操作模型作用巨大。

  所谓硬资源是指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性资源,包括企业的设备水平,资产状况,现金流,产品形态等等。企业以实物形态表现出来的硬资源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硬资源如果不能够达到发展的最低要求,我们很难使这个企业处于良性运营之中。同时,企业的硬资源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一般很难构成核心竞争优势,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硬资源随着资本市场的通畅而变得权重越来越低。即使是今天的中国社会,企业硬资源也未必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从理论上讲,中国并不缺少钱,中国有十多万亿的游资流动在民间,老百姓手里有钱但是缺少的是好项目与好运作队伍。

  所谓软资源主要是指影响企业发展的柔性资源。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研发能力,品牌技巧,生产技术,人脉关系,社会政策环境等等我们不一定看得见,但却时时深刻地影响中国企业发展的隐性要素。软资源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软资源很难一蹴而就,往往需要相当时间积累才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和谐的境界,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软资源就好像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样,将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

  认识企业资源是任何一个企业人都应该知道的最起码的规则,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我们很多经营管理企业的人却并不理解与并不清晰这个极其简单的问题。比较极端的例子是过去中国企业中的标王,如秦池,爱多等,因为并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企业的硬资源,导致在进行重大投资是出现对企业的现金流盲目乐观,形成了关键时候企业现金流断裂,从而给企业带来的灭顶之灾。

  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台面上的案例,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盲目投资导致的企业现金流断裂案例可谓是比比皆是。某科研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发明了一种OTC产品,该技术人员兴奋异常,以为找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的捷径,立即通过亲朋好友筹集了200万元的资金准备大干一场,可是,命运在这个时候给该技术人员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使得他的200万现金还没有投入市场就成为一场泡影。

  该技术人员虽然在技术上非常有实力,但对于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市场,如何操控OTC市场却是一窍不通,恰好在此时,该技术人员遭遇了据说是本土非常擅长于操作OTC产品的某咨询公司,该咨询公司辉煌的案例与咨询人员巧妙的说辞以及对前景的美好预测,终于打动了该技术人员,一份6个月,80万的服务费合同将该服务人员引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由于该技术人员对市场茫然,操作该项目的咨询公司项目经理带行了公司执行总裁的角色。6个月的服务期很快结束,由于遭遇OTC产品全行业的信用危机,在队伍组建与市场招商两项核心任务中,该技术人员创办的公司都铩羽而归,经过这样简单的折腾,企业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现金流轰然断裂,200万的投资很快全部化为泡影,一个小小的悲剧就此落幕!

  从技术层面上看,咨询公司作为服务提供商绝对没有任何漏洞,但是像该技术人员这样的中小企业根本就不具备选择咨询公司的资金实力。特别是作为创业型的中小企业,创业意味着你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多面手,承担创业过程中大部分责任。而且,该技术人员不是职业投资人,其本身做实业意识完全可能因为这一次失败而很难再站起来。我一个小兄弟曾经跟我戏言,你们咨询师在学堂里给企业家上课,我们在社会规则里给狂妄的老板上课,如果你具备很好的识别能力,上当的机会就小,而如果你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等着你的到处都是陷阱。企业认识自身的资源状况实在是太重要了。

  中国企业飞速进步与市场环境逐渐规范,使得中国企业识别自身硬资源的条件日趋成熟,在很多专业公司指导下,中国企业关于媒介,关于市场运营、关于战略投资相对的机会成本已经降低,但是关于企业软资源的判断与思考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特别是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软资源判断就更加重要。

  很多市场销售人员会说,企业的硬资源跟我关系很大,因为我需要推广费用,我需要广告投入,企业没有钱,我怎么能够做到呢!但实际上,相对于企业硬资源投入,企业软资源判断更加重要,因为企业软资源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市场环境与市场发展的方向!如果有一个很好的软资源,我们可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缺少良好的软资源,可能我们做的越多,距离成功就越远。我可以例举我自己切身经历的几个企业软资源丧失带来的市场危机。

  某啤酒企业在西北市场苦心经营了有将近6年时间,但是一直在市场规模上难以突破年产10万吨的产能规模。在市场上,尽管该企业使尽了浑身解术,也没有能够改变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从硬资源上看,该企业作为西北某市利税大户,市场投入的硬资源并不比竞争对手少,从广告资源上看,因为仅仅做区域市场,该啤酒品牌每年的广告预算也是十分可观,之所以导致现在这样的局面,主要是企业对自身的软资源认识严重不足。

  首先,营销主要负责人对营销战略认识水平很低,导致整个营销理念导向上的错误。如今在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任何单一的理解市场都会给市场带来致命的缺憾,但是在营销主要负责人的眼里,做市场很简单,就是找经销商,给政策这么简单,由于营销主要负责人在观念上落伍,导致整个市场缺乏完整的年度规划与明确的营销目标,面对市场出现的很多问题,解决起来都是掠夺性手法,使得该企业营销处于一种疯狂的机会主义市场。由于导向上的错误,该啤酒企业的营销队伍的素质十分低下,整个系统弥漫着临时性,掠夺性,机会性冒险押宝营销思维。

  十分致命的是,由于营销导向上的错误,该啤酒企业面对现代营销风起云涌,更是茫然不知所措,不是将营销建立在消费者为导向的自下而上的沟通体系,而是依然凭借自上而下的渠道体系来推动市场销售,由于啤酒产品的价格体系十分透明,加上该啤酒企业不属于强势啤酒品牌,使得整个营销体系盲目而缺少资源比较优势。

  其次,营销组织架构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导致营销组织系统成员缺少使命感。

  快速消费品品牌营销早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系统化营销时代,营销组织的集约化需要企业十分注重软资源培养。但是,一个在西北经营了6年的啤酒企业市场部成立的时间却非常之短。不仅如此,该企业的市场部主要是用来做一般性推广,根本不具备现代营销思维,队伍年轻,缺乏成熟的快速消费品经验,由于待遇与受重视程度不足,市场部在该公司成为典型的鸡肋岗位,导致市场部稳定性差,人员流动性大,缺少资源沉淀。作为在西北市场苦心经营了6年的快速消费品企业,你想在该企业寻找一份像样的市场报告也十分困难的,更遑论信息体系,整个战术手段完全凭借直接思维来进行,更加要命的是,该企业营销高管队伍也十分不稳定,使得整个体系操作上更加盲从。

  第三,产品技术水平与制造能力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存在不小距离,产品研发空缺。

  啤酒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其本身原创性产品开发越来越难了,但这丝毫不影响作为一个产业,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实用性技术开发与产品市场策划。该企业过去也确实在个别产品开发走在行业前列,但由于该企业对生产技术上软性投入与研发能力上可持续发展缺少长远的规划,导致该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于竞争对手越来越下降,产品研发长期处于空白,他们的所谓新产品研发非常简单,就是企业产品的换标运动。他们以为换一个瓶贴就是新产品,如果该企业软性的策划能力很强势,还可以做成一些概念,但实际情况却是该企业的市场策划存在很大的短板。

  第四,企业文化中排外意识使得该品牌企业融入当地消费市场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该企业是内资在西北的投资性项目,公司的企业文化决定了该企业具有很强的排外意识。尽管在西北某地投资,但处生产工人之外,管理层人员却很少本土化。而西北某省所在的地区却是一个十分讲究文化认同的省份,文化上差异与对消费者理解偏差,导致即使该企业投资的地区,该啤酒品牌也没有成为主导型产品。对于一个完全没有基地型市场的快速消费品企业,其整个市场的脆弱由此可见一斑。

  第五,行业纵深的政策性理解与战略思维制约了企业战略发展步伐。

  我十分仔细地研究了该公司管理层结构,结果发现,该公司从总经理,到营销副总,从销售部到办事处,清一色的生产技术出身,而且基本上,高层出身于原来总厂的车间主任,其他岗位的管理层不少属于技术员,而且数量不菲的生产工人进入了管理层。后来了解,主要是该企业在全国市场上扩张建厂太快,导致人才上的青黄不接。在这样情况下,他们推行起所谓的简单管理,但是,由于缺少战略思维与现代营销意识,这种简单管理思维不仅形式上简单,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简单,粗糙的决策甚至于错误的决策使得该企业在经营上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对企业硬资源建设,软资源形成时间上更加漫长,磨合上更加艰巨,很多经营规模得到相当大程度也不敢轻言自己以及具备了软资源优势。比如中国家电业市场规模已经足够大了,单一企业销售额已经出现千亿人民币企业,但尽管这样,由于企业在软资源上无法与很多外资品牌竞争,他们在国际化道路上依然举步维艰。因此,中国企业要成长为全球巨人企业,不仅要重视对硬资源的认识,也更加需要提升对于软资源的了解与认识。

TAG:|营销|品牌|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