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湖南卫视正式提出“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凡是与其“娱乐、年轻、全国”定位不符合的节目都要严格控制。讲述农村生活的“乡村发现”一度是湖南卫视的金牌栏目,后来被撤下,再度播出时已经大幅度向亲民路线靠拢。
新闻节目“晚间”也淡化了时效性,凸显故事性、专题性,以新、奇、特来吸引观众,相当娱乐化。
目前湖南卫视主要的自办节目有:情感交流类栏目“真情”、娱乐新闻快报“娱乐无极限”、音乐类互动节目“音乐不断”、谈话节目“背后的故事”等。这些栏目都是按照“娱乐”的标准来设置,充分考虑到了音乐、影视、游戏、娱乐新闻等类型,形成一个类型多样的立体娱乐架构。
让观众开心最重要
“新青年”变成“谁是英雄”的改版过程颇能说明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方向。“新青年”原是一档精英文化类的访谈节目,在全国也颇有知名度,但一直叫好不叫座。
2004年改名为“谁是英雄”,最早做的是行业状元秀,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大众娱乐擂台秀,选拔民间奇人绝技。
今年,该栏目将这场选秀延伸到长沙、成都、沈阳等五个城市,进行路演以及巡演,欲再创蒙牛酸酸乳与“超级女声”合作的辉煌。制片人罗强良表示,将来的娱乐节目要成功,一定要调动各种元素让观众开心,并且要让观众参与进来,增加对节目的亲近感以及忠诚度。
在挑选主持人时,罗强良根据栏目风格和频道定位,邀请了湖南著名相声演员大兵。虽然主持技巧并不专业,但大兵的喜剧风格和表演能力为该栏目增添了不少的光彩。现在的“谁是英雄”已经成为湖南卫视的一档强势节目。
2 原创新闻节目:首开“说新闻”风格
靠“快乐、中国”立台的湖南卫视,连新闻节目也做得相当轻松。它的“晚间”就首开内地“说新闻”的风格,打破了传统新闻正儿八经的框架。今年,湖南卫视的整体编排大调整,“晚间”安排在晚上9点15分播出,湖南卫视用这一档自办的品牌栏目与其他电视台的黄金档电视剧争夺观众。
“我们做的都是离经叛道的事”
“晚间”的独特风格源自于它的当家人、现任湖南卫视副总编辑潘礼平的个性特征。“我中学时就很反感传统的三段式报道,看不起记者这个职业,觉得他们没什么水平。”但就是这个看不起记者的潘礼平,后来也当上了记者并成为几十名记者的主管领导。
当了记者的潘礼平依旧性格叛逆,不喜欢八股文,在前面几年中经常被压制被否定,一事无成。幸运的是他遇到了能包容下属个性的领导魏文彬。魏文彬已经从当年的副台长成为了湖南广电总局的局长,潘礼平提起他时依旧感恩不尽:“要不是他对我们这种业务上有个性、综合上有缺陷的人的呵护和包容,我永远也出不了头。我们做的都是离经叛道的事情。”
“观众不在乎外表”从1998年“晚间”
确立“说新闻”的娱乐化风格开始的三四年间,潘礼平体力透支得厉害。因为他的员工都不懂他的做法,他要一个个手把手教。每天的稿子一大摞,潘礼平全部看完,改得面目全非,几乎就是他自己重新写的。几年前一个外地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去“晚间”取经,惊讶地发现时任节目中心主任的潘礼平不仅干主任的工作,还干属于编辑的基础性业务工作。不仅普通员工,当时连主持人张丹丹都不适应他的风格,有抵触情绪。
后来观众的反馈越来越好,收视率不断高升,张丹丹等人才开始改变观念、慢慢适应,并主动热情地迎合了这种新风格。潘礼平在为“晚间”挑选主持人的时候就没按常规出牌,他没有挑选外形俊俏靓丽的,而是选择了节目组需要的。“选择李锐是因为他没有受过正规培训,没有播音腔,是张白纸,可以改造。选择张丹丹是因为她的音质好,情绪把握好;她形象一般,但观众不会在乎外表,漂亮女孩到处看得到。”
“中国是做新闻最好的地方”
现在的潘礼平已经不需要凡事亲历亲为,甚至比一般人更轻松。一是他的员工已经成长起来,二是他建立了一个相当完善的制度保证节目的运行质量。“晚间”的量化考核制度长达7页,设计非常精细琐碎。制度最中心的概念是千分制,千分以上才有稿费,哪怕是999分都免单白干,甚至倒扣钱;一千至一千二百分是处罚性待遇,稿费不超过一千块;一千二百分以上工资成几何数上涨。这个制度像个紧箍咒,鞭策大家把事情做好。
潘礼平的另一大创造是设置了线索组,八个专人负责寻找全国各地有意思的新闻资源。各电视台的来料、网络、报纸杂志、热线电话,各地线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线索网络,为“晚间”提供各种新、奇、特的资源。潘礼平认为,从资源来说,中国是一个最好的做新闻的地方,因为新闻的源头决定了新闻质量的好坏。“中国相当于欧洲几十个国家那么大,而且贫富悬殊,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层面,多民族多人口。新闻种类、数量最多。如果不加以利用就走了弯路,能善加利用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在中国做新闻都感觉枯竭,那在其他地方就更没法做了。”
3 引进剧:开发22点非黄金档
2005年,湖南卫视出手不凡,一举买断创下亚洲收视最高的韩剧《大长今》的内地播出权。这是湖南卫视第一次以独播形式引进的剧集,收视率一下子就冲到了全国同时段第一,成为中国市场上最成功的引进片,并引发一场全国关于独播剧的热烈讨论。
“即使融资也要买到《大长今》”
在《大长今》购买之初,由于70集的长度相当于湖南卫视三年半的引进剧名额,所需花费非常高,而且国家规定引进剧只能在22点以后播出,所以台里对于是否买断独播有着不同的意见。
时任营销中心引进部经理的肖宁在看了这部戏以后,认为《大长今》一定会为台里盈利,“有太多的理由让我决定把它买下来。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是个可遇不可求的电视剧。即使融资也要买到《大长今》。”
而另一个发挥关键作用的人是湖南卫视的台长欧阳常林,在他的战略思路中,湖南卫视要播出的剧必须要有很强的独特性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要独特就必须独播。当时有多家电视台在竞争该剧。
2005年春节前,肖宁与拥有《大长今》中文版权的台湾八大电视台的总裁见了面,这次见面,促成了《大长今》最终归属湖南卫视。刚刚调任湖南经视总编室主任的肖宁对其中的曲折过程已经不愿多谈,只表示《大长今》已经播完很久,再去深挖已经没什么意义。
营销中心的主任张勇对此也平淡地一带而过:“大家都在接洽,但湖南卫视的决策可能稍微快一些,其实并不复杂。”《大长今》之后,买断《金枝欲孽》的内地独播权再次火爆荧屏,张勇也把它形容为:“市场规则下,媒体竞争的一个常态工作。当然,这可能和《大长今》带来的跟播效应有关。”
“100个人中有1个人在看也是市场”
湖南卫视正在极力开发22点非黄金档的收视资源,这一战略性的调整对它来说有很大的风险,因为黄金档需要用自办栏目去和其他台的电视剧去竞争,22点以后播出电视剧对观众的生活、收视习惯是个挑战。他们也认为自己正在冒险,但事先已经做足了准备。“不否认22点以后观众变少,但肯定还是有人在看,要不然24小时的电视台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100个人中有1个人在看也是市场。”根据收视调查分析,他们发现22点以后的受众群年龄在25-45岁之间,“那时候老的小的都睡了”,而尤其以30岁左右的白领女性居多。她们的口味便成了引进电视剧需要考虑的最大因素。“健康向上、细腻、以情动人、故事好看是我们的主要标准。”
TAG:|市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