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代言负面来袭?“社交时代”危机公关手册
[数据链接]
2012年奥美曾对外发布《2012微时代危机管理白皮书》,其中曾对危机公关中的反应速度做过数据统计,得出结论为,8小时内品牌做出回应能最大程度缩短危机持续时间,负面声量也有显著下降;如首次回应时间在危机爆发后的24小时以上,则会显著延长危机的持续时间。
[名词解释]
首轮传播比例:某品牌的消费者总量大约2亿,其负面事件被传统媒体报道后,在6小时内引发超过10万条社会化媒体讨论,进而引起传统媒体大规模的二次报道。我们就认为第二波大规模媒体报道标志着危机正式爆发,那么"第一传播周期"的时间就要定义为6小时,而"第一传播周期"的"首轮用户传播比例"就应该定义在5‰(10万除以2亿)。这个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和每次危机的统计数据进行更新。
【案例链接】
刘翔退赛NIKE反败为胜
2012年8月7日下午5:45,伦敦奥运会110米栏预赛,刘翔首栏摔倒。负责营销的耐克备战团队在办公室经过短暂的错愕后,这个24小时作战的团队迅速回到各自位子上,有人调出了原先预想的"跑得不理想"的一套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做修改,并跟踪电视及网络评论方向。
据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传播总监黄湘燕回忆,整个过程花费了大约5-10分钟。15分钟后,耐克官方微博@Just Do It发出系列文案:谁敢拼上所有尊严,谁敢在巅峰从头来过,哪怕会一无所获,谁敢去闯,谁敢去跌,伟大敢;让13亿人都用单脚陪你跳到终点。这则微博发出的24小时内,被转发13万次并收到26000多条评论。而在2008年,刘翔扯下身上的号码布后,各个赞助商开始跟广告公司一轮轮的电话会议,待拍摄宣传片投放网媒时,已过去24小时,而此次,因社交媒体的存在,只用了5分钟。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借助微博,即便耐克团队能在第一时间想到巧妙创意,但也很难找到一种渠道可以将新文案在第一时间传至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延伸阅读】
互联网时代的明星效应
"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不问青红皂白地找明星代言,会使企业面临不可预知的道德风险。"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国内知名品牌营销专家李方毅曾在采访中表示。在过去,选对一个代言人可能就成就了一个品牌,而在互联网时代呢,明星代言的意味是否也不一样了呢?
粉丝约等于流量?
在信息化时代,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培养潜在的消费群体,获得最大的未来商业利益,这就是"注意力经济"。明星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的产物,粉丝越多其商业价值越高,明星效应就相当于互联网产品的"流量"。而互联网从诞生之初就被冠以"注意力经济"标签,"流量为王"与明星效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你还需要代言人吗?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多,以往耗资巨大、广告周期长、信息单向传播的传统明星代言营销模式,有可能将萎缩到与互联网绝缘、以老年为主的非主流人群为目标消费群的产品领域。而互联网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明星代言无法覆盖所有人群,这似乎在宣告明星代言时代即将结束,营销模式的一场革命正在悄悄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