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文化是什么?
关于企业文化的简单理解,就是CIS系统的三段论: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
在这个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体系可以独立于公司的运作体系,由一班并不精通企业管理的文化人来批量“生产”。
我们把这种企业文化称为外在式的。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有1995年前后的旺旺食品公司。
关于企业文化的深层理解,就是价值取向、政策取向和行为取向。
??价值取向:解决企业使命、战略方向等核心问题;
??政策取向:解决经营模式、管理风格等基础问题;
??行为取向:解决价值取向和政策取向的落实问题。
在这个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体系是完全融合在公司的运作体系之中的,需要从上到下的各级领导长期的身体力行,完全不能由外行来进行批量“生产”。
我们把这种企业文化称为内在式的。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有2000年前后的深圳华为公司。
外在式和内在式,可以分离,也可以接合,并不冲突。但是接合起来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现在的问题是:还有不少的企业,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简单理解的层面上。
二,为什么要建立企业文化?
有三个目的促使企业建立企业文化体系:
1、市场竞争的需要。
这个目的是大家都比较清楚的。
2、员工满意的需要。
这个目的也是大家比较清楚的。
3、工作控制的需要。
这个目的就有不少的“企业文化专员”不大清楚了。其实,也不应该让他们知道了到处乱说。
企业用职位来控制员工的活动范围,用制度来控制员工的行为,但这远远不足以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尽心尽力地工作。并且还产生了高昂的“代理成本”。
所以,企业家又发明了“内在式”企业文化来控制员工的头脑,目的就是要使员工达到自觉自愿地、尽心尽力的状态,消除“代理成本”。
如果建设得好,这将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控制体系,而且长期有效。
这个目的,领导层一定要清楚,但在领导层以下来讨论,将是很不恰当的。
三,企业需要马上建立企业文化体系吗?
确实,上述三个目的,都是企业恨不得马上就达到的。但是否需要马上全面铺开呢?
这里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文化的建设是需要花费大量成本的。
虽然相比固定资产投资而言,企业文化建设的投资是比较小的,但因为要占用大家的工作时间,算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需要。
1)关于企业形象。
不同的行业对于企业形象的需要是不一样的。比如说:
麦当劳、海尔之类的密切接触普通消费者的行业,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都是非常重要的。
康师傅、雅戈尔之类的间接接触普通消费者的行业,外在形象将是非常重要。
麦肯锡、波音、IBM之类的密切接触高端顾客的行业,内在形象将是非常重要的。
长江电力、粤港供水之类的无差别简单产品的提供者,自动化程度也很高,个人贡献小,故内在形象、外在形象并不是很重要。
2)关于员工满意。
需要区别企业的员工组成和当地社会环境。比如说:
大量的基层、中层员工,枯燥的工厂生活,或者是中层人员之间紧张的人际关系与严重的部门隔阂等等,也许通过业余活动来调剂会比较好。
而一个地处中心城市的比如说广告公司,通过改善工作模式来调剂会比较好。
3)关于工作控制。
考虑到建立内在式企业文化体系的长期性,在那些经营模式变动迅速、人员流动大的行业中,通过企业文化进行工作控制将是非常困难的。比如说中国的软件行业就是这样。
其次,依赖明星员工的创造获得成功的行业,工作控制和业绩考核非常明确化,工作量也小。用企业文化来控制反而复杂化了。比如说生物制药和新材料行业就是这样。
另外,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力成本比例低而且毛利率高的行业,公司的成功对员工努力的依赖比较小,用企业文化来控制也没有很大必要。比如说电信、水务行业就是这样。
而服装、食品、航空、汽车、邮政等许多行业,利用企业文化进行控制的效果将是比较好的。
3、管理追求的是“简单、实用、有效”,所以,不用“企业文化”也行的话,就尽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四,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好?
杜邦化学公司要“用化学创造美好的生活”,露华浓化妆品公司要“给人们带来希望”,松下公司要“让人们象用自来水一样方便的用家电”……你能说谁的企业文化更好?
所以,只要不违背社会公德,不违背公认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就是无所谓好坏的。
如果硬要区分企业文化的好坏,那么,可以认为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匹配的,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就是好的企业文化。反之就是不好的企业文化。
所以,研究企业经营战略,建设与之本匹配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五,企业文化的两种类型
注:以下讨论的企业文化均为内在式,适用于本文第三章所述之企业文化能起作用的行业。
就象我们说某个人没有个性一样,我们也经常说某个企业没有“企业文化”。其实,没有个性也是一种个性,没有“企业文化”也是一种企业文化。
所以,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在这里,我们必须区分两种类型的企业文化:
??弱文化型:公司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取向没有得到明确规定,或者是没有得到有力地贯彻。公司的行为取向总是偏离领导意志,并且是不稳定的,随机性强,因人而异,而且是人走茶凉;
??强文化型:与弱文化型正好相反。公司的行为取向严格贯彻了领导意志,并且是稳定一致,谁来干都一样。
所以,在弱文化型企业里面我们一般提企业文化建设,而在强文化型企业里面我们一般提企业文化改造。
六,企业文化是怎么来的?
上文讲到了领导意志,我们现在就来接着讲领导意志。
在私营企业里面,企业创始人根据自己的意志确定了企业的文化,并选择认同该企业文化的接班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而企业员工,认同该企业文化的则留用,拒绝该企业文化的则“不换脑子换位子”,通过这种方式,企业文化得到了强制性贯彻。
所以,在私营企业里面,企业文化首先是领导意志的体现,而不是员工意志的体现。
弱文化型的私营企业,领导意志没有很好地体现,强文化型的私营企业,领导意志则得到了严格的体现。
在国营企业里面,长官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经营者。由于长官要换届,经营者也要换届,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相比私营企业,国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一贯性。
而企业员工,认同当期经营者意志的则得到重用,不认同的则被排斥(但不能被辞退)。被排斥者中间经常形成一种或多种非主流文化,与当期领导所提倡的主流企业文化竞争。
所以,在国营企业里面,主流企业文化仍然是领导意志的体现,而不是员工意志的体现。只不过不认同领导意志的员工不换脑子也不换位子,而是形成非主流文化来跟主流文化竞争。
弱文化型的国营企业,领导意志没有很好地体现,非主流文化盛行,强文化型的国营企业,领导意志则得到了严格的体现,非主流文化如果受压制,则企业兴旺,非主流文化压制不了,则企业严重内耗。
大部分国营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其实都牵扯到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和人事制度的改革。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否则,领导意志不能得到彻底的贯彻。
注: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这是就其作为一个阶级来讲的,而不是就其作为一小群工人来讲的。一小群工人永远不能成为领导,他们的能力、地位、视野,都不足以承担起领导企业的责任。
国营企业的产权改革,人事改革,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为了加强领导(班子)意志。一个企业,没有权威,没有领导意志的彻底贯彻,大家互相不买账,很难想象她能够取得成功。
少数国营企业,由于特殊的境遇,其领导班子的权威得到了显著的加强(象联想的柳传志、TCL的李东生、海尔的张瑞敏等等),于是整个企业都得到了显著地改善。
七,企业文化的作用
弱文化型的企业,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失败。因为领导意志没有得到贯彻。如果这样的企业也能成功,也只是偶然的、短暂的、机会主义式的成功,而不是必然的、长期的成功。
强文化型的企业,有失败的,也有成功的。如果企业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企业成功,则强劲的企业文化一定与企业经营战略是合理匹配的。这就是说,强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但是,强文化也有它的反面效果。就是当企业碰到困难需要改变的时候,经常需要改变企业文化,而强势企业文化是很难改变的,会给企业的组织变革带来巨大的阻力。
所以,在企业文化里面,有必要预先加设定主动变革的有关内容,以便未雨绸缪!
TAG:|品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