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昭通“火”了一把,“中国黑颈鹤之乡-昭阳苹果文化旅游节”的举行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最大的看点就是26日上午730名志愿者在昭通市元宝山体育场用341969个昭通苹果拼成了一幅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奥运中国印、昭阳苹果迎奥运”巨型苹果拼图,创造了世界上用苹果数量最多和面积最大的苹果拼图两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9月28日《春城晚报》)
当众多媒体对“苹果奥运中国印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进行报道时,有不少人开始质疑这次活动的意义。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巨大浪费,有人批评这不符合“节俭办奥运”的精神……舆论的核心都集中在“浪费”上,那就让我们来反思一下,这样的活动果真是浪费吗?
很多阅读新闻的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文章最后的内容是这次拼图所用的苹果将用于苹果醋加工,对此,记者电话连线采访了中共昭阳区委副书记、昭阳区区长曹阜忠,他向记者介绍,这次拼图所用的苹果全部由云南国投中鲁果汁有限公司向果农购买并提供给活动使用,活动结束后统一由该企业回收加工成苹果醋。目前该企业的苹果醋生产已有一年多历史,产品在市场上反响不错。
云南的很多贫困地区都陷入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他们不缺资源和产品,缺的是认知度。昭通,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长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具备各种资源但又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而今苹果成了宣传昭通的一张好名片,何乐而不为?2004年北京昌平的苹果节据说“苹果都不够游客吃”,江苏丰县的苹果节快办满二十届,而昭通苹果节打出“奥运”和“吉尼斯”两张牌,恰恰是一种突破创新之举。用“苹果奥运拼图”吸引来的人、财、物恰恰在当地提升了奥运的内涵和影响力。
据官方介绍,本次苹果文化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超过20亿元,节前记者向当地果农了解到,由于文化节的影响和拉动,苹果价格与前期相比每斤至少上涨了5毛钱,这对整个地区22万吨的苹果产量来说意味着什么?前些年昭通苹果仅仅是“墙内开花”,果农们年年丰收却面临好看好吃不好销的窘境,此次文化节期间光销售合同就签下了2.66万吨。依我看,昭通这个台搭得好,这出戏有唱头!我甚至想这次用于拼图的苹果是否在进入苹果醋厂之后再挖掘一下产品内涵,标注成“奥运苹果”纪念饮料之类,至少在当地的百姓当中会产生不少吸引力吧。
市场经济时代的营销是一个关键,营销的理念可以推广到提高地方知名度上来,有了名气就有更多的机会。希望我们云南各个亟待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地区都能搭稳台、唱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