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营养健康。
围绕肥胖症、糖尿病等代谢综合症类,以及婴幼儿与其他特定(特需)人群,着力开展源头创新,系统研究膳食功能因子作用机制以及肠道微生态膳食调控与健康关系,为营养强化食品和专用型健康膳食食品创制提供理论依据;着力开展营养强化等健康食品创制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功能因子高通量筛选与绿色制备、功能因子稳态化控制与靶向递送、有效释放与高效吸收及功能评价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创制适用于肥胖症、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类、婴幼儿和其他特定(特需)人群,以及特殊环境工作人员的营养强化食品和专用型膳食健康食品。力争到2020年,在食品营养均衡设计、膳食健康干预、专用特殊健康食品、特殊工作环境人群专用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功能性益生菌制剂、食品新资源开发和传统食品功能化制造等关键技术及新产品创制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公众营养健康食品的保障能力。
专栏6 营养健康 |
1. 基于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与人类营养代谢组学研究。系统开展人类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与人类分子营养代谢组学的理论研究;探索食物营养成分、功能因子对健康靶向影响,阐明食品成分、功能因子的协同作用及营养代谢与健康效应。从分子水平揭示功能因子和营养素的协同作用,为实现营养靶向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2. 营养强化食品创制关键技术与健康食品创制。基于不同人群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与营养代谢组学研究新发现,开展新食品原料功能因子高通量筛选与绿色制备、食品功能因子稳态化及靶向递送技术研究。开展膳食营养与健康大数据分析及营养功能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适用不同人群营养保健性健康食品,支撑健康产业发展。 3. 特殊膳食与特殊工作环境人群专用营养健康食品制造。开展婴幼儿主副食品、中老年及糖尿病、肥胖症等特定人群的营养膳食食品,以及炎症性肠病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突破营养成分稳定化及高效利用、靶标预测与精准识别及高通量筛选等关键技术。开发舰船远航、航空航天、野外科考、应急救灾、高原戍边及坑道作业等特殊环境人群专用型营养膳食与健康食品。 |
6. 颠覆性技术。
瞄准国际前沿和未来发展,系统分析和准确把握全球食品科技的发展新态势,积极探索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未来性的食品科技,抢占食品科技制高点,形成创新人才高地。
高度重视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已从传统“表观营养综合平衡与健康干预”向“食品营养靶向设计与健康个性订制的食品精准制造”转变。重点推进基于人类基因组学、肠道菌群微生态组学与健康、食材分子营养组学特性与人类营养代谢组学等新认识下的生物信息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系统研究。积极探索基于人群膳食营养健康及个性化需求大数据分析基础下的食品营养靶向设计和健康食品精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新型健康食品的营养靶向设计、功能生物修饰、健康个性订制、产品精准制造技术。
高度关注未来食品制造已从“传统机械化加工和规模化生产”向“工业4.0”与“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互联制造”、从“传统热加工”向“冷加工”、从“传统多次过度加工”向“适度最少加工”、从“依赖自然资源开发”向“人工合成生物转化”等方向发展。重点开展“云技术、大数据和互联网+” 、“非热加工、冷杀菌和生物膜分离”、“生物转化、高效制取和分子修饰”等食品新型加工理论与技术的开发研究;积极开展“合成生物、分子食品、3D制造”等概念食品制造理论与技术的探索研究。
专栏7 颠覆性技术 |
1. 精准营养食品制造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人类基因组学、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营养代谢组学和食材营养功能组学等生物组学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生物活性因子定向分离萃取与稳态化靶向递送技术、品质风味分子修饰与营养健康食品精准制造等共性关键技术,创制营养靶向设计、健康个性订制的新型营养健康食品。 2. 食品智能制造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国际食品工业4.0”与世界性“大数据时代”下的食品智能互联制造技术快速发展的新趋势,重点探索数字化智能互联制造、合成生物工程、分子食品制造、生物高效转化、适度最少加工与非热制造、云技术与“互联网+”及3D制造等食品智慧制造理论与新技术,探索开发未来食品。 |
(四)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突出解决我国食品源头污染严重、过程控制能力薄弱、监管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聚焦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食源性致病生物、化学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生物毒素等重要危害物,深入开展食品危害物形成机制、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暴露的基础研究,强化监测检测、风险评估、追溯预警、过程控制、流通储运、应急处置的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研发快速检测和非定向筛查技术及产品,大幅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和装备国产化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全国统一的追溯预警体系和全链条的过程控制体系及国家食品安全大数据云平台,引领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为实现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保障”转变,“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1. 深化基础研究,强化源头治理。
重点开展食品原料和加工过程污染物的形成机制和调控原理研究,揭示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机制及传播规律,明确典型化学危害物的危害效应并解析人群暴露特征,为科学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专栏8 食品安全基础研究 |
1. 食品原料中危害物形成机制和调控原理研究。针对我国农业源头污染问题,系统开展食品原料中新兴环境化学污染物、农业投入品、生物危害物、重金属等危害物在农业生产中的迁移、转化、互作、归趋的基础研究,阐明典型危害物迁移转化机制,揭示典型危害物蓄积规律与赋存形态,探索安全控制的原理。 2. 食品加工过程污染物形成与调控基础研究。围绕我国传统发酵食品、乳制品、油炸和烘焙食品等典型食品,开展食品制造过程中微生物、酶、糖类、蛋白质、脂肪等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互作机理、品质形成、保持与劣变机理研究;解析内源性危害因子形成、阻断与定向调控原理,研究外源危害物在加工过程中控制机制。 3. 食源性致病菌抗生素耐药机制与传播规律研究。系统开展主要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的“养殖动物-养殖环境-食品-人群”全链条研究,构建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多源基础数据库,解析耐药性产生与传递机制,探明耐药菌/耐药基因的人群暴露与危害特征并评估其人群健康和环境生态风险。 4. 食品污染物暴露组解析。以食品中的化学性致癌物和内分泌干扰物等为重点,系统建立中国人群膳食暴露和生物监测体系,开展我国人群暴露和健康效应研究,解析生命周期关键节点膳食暴露组与中国总膳食中风险因子内外暴露关联机制,明确不同人群、不同区域的污染谱和暴露谱,为建立适合我国人群膳食特征的污染物控制标准提供科学支撑。 |
2. 加强风险评估,完善技术标准。
围绕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基础标准再评估,以及食品新原料、新食品添加剂和新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评价需要,重点加强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技术创新,构建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和指标体系,为重点食品安全标准指标的再评估提供科学手段。
专栏9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 |
1. 食品危害物毒理学新技术研究。以食品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等为重点,重点发展基于人源细胞、组织芯片或者器官芯片的毒性评价新技术,建立基于“毒性通路”和靶向测试以及剂量-反应与外推模型为核心的毒性测试技术和计算毒理学模型,构建食品危害物的高通量毒性筛选和应急评估技术平台。 2. 食品新原料、新食品添加剂和新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研究食品用纳米材料、特有食品添加剂、稀土元素、新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制定或修订产品标准;开展保健食品安全和功能科学评价模型研究,完善安全和功能评价方法,提升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科学性和规范化水平。 3. 中国人群食物过敏标示标准研究。参照国际认可的食物过敏标识中致敏食物清单,系统开展中国人群食物过敏流行病学研究,开发过敏原表位、特征肽测量技术并建立计量标准,提出中国人群食物过敏食物清单及其配套临床诊断技术,解决我国食品过敏标示标准缺失的问题。 4. 食品安全风险表征新技术研究。开展基于循证医学方法的危害物疾病负担研究,开发化学和微生物健康风险分级和定量风险评估模型,重点研究稀土、真菌毒素、持久性有机物低剂量暴露长期累积效应,构建污染物累积暴露风险评估模型和技术体系。 5. 食品安全标准再评估研究。构建我国居民膳食消费数据库和污染数据库,开展国际标准比对研究,比较分析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实施的成本和健康效益,对农兽药、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污染物、真菌毒素和致病微生物限量等食品安全基础标准进行再评估,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3. 创新检测手段,推动智能监管。
针对食品污染、食品掺假、非法添加、监管以及国际贸易食品安全防范的迫切需求,定向检测技术和非定向筛查技术研发并重,创新抗体制备、生物传感的技术,重点开发快速检测试剂与装备;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构建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国家追溯预警和智慧监管体系。
专栏10 食品安全监管技术 |
1.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研发。突出解决快速检测试剂进口依赖问题,利用新型抗体分子和筛选技术,发展新型的化学仿生和生物仿生试剂和材料,研发生物毒素、致病生物因子、违禁添加物等的高通量快速检测试剂,重点开发致病微生物、环境污染物、食物中毒的危害物的快速检测试剂。 2.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装备制造。针对食品安全在线监管、现场执法、反恐和进口快速通关的需要,融合传感、电化学等智能仿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重点突破非破坏性的在线检测技术及稳定性、重现性和使用寿命的技术瓶颈,研制一批稳定、灵敏、便携、智慧的食品安全离线和在线快速检测装备。 3.食品危害物非定向筛查和确证关键技术研究。突破非定向筛查技术瓶颈,研究样品全回收前处理材料和技术,建立食品生物性、化学性和放射性危害物质全谱高灵敏度、高通量双向识别技术;开展主要贸易国和地区法规限量相衔接的确证技术研究,实现指标全覆盖。 4.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构建。突出解决食物中毒的溯源问题,以重要食源性致病生物和有毒动植物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我国特征的食源性致病生物国家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库和有毒动植物DNA数字化数据库,形成追溯国家网络;积极应对食品流通新模式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重点研发食品冷链追溯和网络销售食品的追溯监控技术与装备,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数据、公共卫生监测数据的融合,开展预警追溯并构建无缝衔接的技术体系。 5.构建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云平台。整合食品安全源头监测、过程监管、流通监控、疾病溯源等数据,突破大数据应用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采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数据清洗、数据挖掘等关键技术并实现可视化展示,构建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云平台,研发风险预警模型,建立食品安全智慧化预警信息平台,实现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 6.食品安全标准物质研制和新型生物识别材料库构建。重点研制复杂食品基体中超痕量成分和不稳定目标物的标准物质、痕量污染物检测所需的稳定同位素标记标准品、涉及生物恐怖和国际禁运的生物毒素标准品,形成国家实体标准物质库;基于抗体、适配体、受体分子识别作用机制,开展新型筛选和制备关键技术研究,构建高稳定、高特异和高广谱性生物识别材料资源库,实现稳定高效的规模化制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