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此类食品安全谣言时不时冒出,弄得人心惶惶。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舌尖上的谣言”占45%,食品安全领域堪称重灾区。从前段时间热传的“塑料紫菜”“塑料大米”,到不断翻炒的“打针水果”,舆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把不少农民、商家都坑得够呛。前不久爆出的“棉花肉松”事件,有关方面紧急辟谣,及时阻断了谣言影响。与此同时,拍摄“棉花肉松”视频的两名大妈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5日。
此次事件,可以被视为是遏制“舌尖上的谣言”的一个范例。从这起事件的处置以及过去的教训看,最大限度降低谣言危害,取决于有关方面和监管部门的联动反应速度。谣言初起,权威及时发声、监管部门正名、警方追查源头、严厉打击造谣者,谣言很快就会不攻自破。同时,互联网平台也应履行好相关责任和义务,比如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起完备的监测、举报、举证、辟谣、查处机制,做到网络谣言早发现、早辨别、早处置,避免危害范围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科学知识跑在谣言前面。就拿“棉花肉松”来说,专家表示,从肉松和棉花的成分、口感及燃烧表现等方面,都不可能用棉花做肉松,“真有商家用它做肉松饼,脑子很可能是进了棉花”。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公众应学会辨析和甄别,做到不轻信、不跟风、不乱传,更不能以讹传讹,否则就很可能沦为造谣者的“帮凶”。
遏制“舌尖上的谣言”,根本之道还在于保证“舌尖上的安全”。在严打治谣传谣的同时,要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机制,从严整肃食品餐饮市场,打消人们的食品安全顾虑,增进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实践表明,唯有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并减少各类食品安全谣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