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学辉
针对食品谣言进行强力反击,引导食品安全舆论正确方向,全面占领食品安全科普宣传主阵地,是我们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当前面临的新任务。
据了解,4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农业部、卫计委、质检总局、网信办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以及业内专家学者就如何治理当前食品谣言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一致认为,治理食品谣言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拿起科学和法律的武器,携手打造风清气朗的食品舆论蓝天。谣言的威力不可轻视,如不能及时控制,将有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大家应该不会忘记,2011年3月,因日本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燃料泄漏,就因为有关食盐遭受核污染的谣言,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食盐狂潮。一时之间,全国大小商场超市一盐难求,引发大范围社会恐慌,谣言的破坏力如此之大,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鉴于此,笔者以为,除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已经采取和即将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外,还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舆情通报机制。作为各级政府和食品监管部门,不能对一些发生在身边的谣言无动于衷,应该时刻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要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舆情监测平台,将食品等敏感字眼纳入监测网络,时刻关注舆情信息,一旦发现食品方面的负面信息,或是符合谣言特征的言论,要及时进行整理,并在最短时间内上报政府分管领导和通报至各级食品监管部门,并随时掌握网络动态,做好正面回应社会公众质疑的准备。
二是政府部门主动发声。近年来,各级政府大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明确了新闻发言人,其目的就是让政府职能部门主动向社会发声,回应社会关切,从而倒逼监管部门积极作为。一旦舆情机制启动,政府部门就要迅速做好应对准备,在必要的情况下,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食品安全新闻发言人要主动针对网络谣言,用事实加以批驳,正确回应公众质疑,尽快平息负面舆论,引导正常公众回归理性。
三是掐断谣言传播渠道。网络和手机在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在网络上利用论坛、微博传播谣言,在手机上利用微信、短信、QQ传播谣言,并以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迅速在公众之间蔓延,尤其是朋友、亲友、同学等之间,更容易造成以假乱真、混淆视听,危害更重。所以说,一旦监测到谣言传播,公安、网信部门就要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并掐断这两条主要渠道,这样能够尽量缩小谣言传播范围,控制谣言进一步蔓延。
四是占领科普宣传阵地。食品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无论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社会各个群体,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食品安全的宣传中来,真正通过宣传,引导和提升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观念。当前,手机已经全面普及,功能也更加强大,几乎涵盖了所有可以想到的便捷通信方式,如微信、短信、广播、网站、论坛、微电影、QQ、网络电视等,这些东西在手机上都可以实现。另外,一些传统的媒体,比如报纸、杂志、电视,以及遍布于商场、街道的电子屏、广告栏等,我们各级各部门都要充分加以利用,让这些平台成为我们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主阵地,为公众架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