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发布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3年,我国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的合格率分别为96%、95%、99%和94%以上,总体保持较高水平。据项目组介绍,2009年至2013年我国进境不合格食品批次和数量逐年增加;2002年至2012年欧盟食品饲料预警系统RASFF通报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3706件,在通报的144个国家和地区中连续五年排在首位。2014年消费者调查显示,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满意度仅为13%。
张立方介绍说:“我国食品安全凸显的4大问题。一是病源微生物污染是造成食品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2009年至2013年国家卫计委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244起,累计38958人中毒,749人死亡。二是农兽药滥用依然是当前食品安全源头污染的主要来源。三是重金属、真菌毒素等污染物构成粮食食品安全的长远隐患,我国每年有3100万吨粮食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被真菌污染,约占粮食年总产量的6.2%。四是非法添加、掺杂使假和欺诈仍是我国现阶段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
协会、企业联动推动食品安全诚信建设
食用产品的安全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标准和监管体系的建立,做到有法可依;二要建立诚信体系,加强企业自律;三要全民参与。用通俗、简短的话说就是要“全民皆兵,上下共治”。因为我们的食品、餐饮企业及其源头的种养殖环节生产商,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小作坊甚至是个体户,同时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者收入差距大。
张立方介绍说:“作为食品行业协会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利用行业协会和企业联系广泛的优势,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引导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此外,要大力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等。”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15年又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和修订,以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机构的成立,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保障食品安全的行动计划,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为了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张立方介绍说:“我们食文化研究会提出了‘安全、营养、健康、美味、礼俗’的办会方针,挖掘传统优秀的食文化为当今所用。比如,每年组织召开的‘好食品论坛’,宣传食品安全法,从正面宣传什么样的企业是好企业,什么样的食品是好食品、安全的食品,促进企业诚信建设,推动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的安全理念。我们和全国300多所高校的学生美食社团有联系,从学生抓起。组织大学生到好的企业参观学习,直观感受企业发展的进步和食品安全法落实,同时还开展食文化进高校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