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上午好!
中粮自2009年提出“全产业链”战略以来,一直致力于构建基于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经过“十二五”的努力,集团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提出了由风险识别、评估、监测、预警、处置、交流和反思改进构成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模型,构建了风险预防和控制系统;
二是建立了以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办法为统领,以风险识别、评价、控制等制度为支撑的风险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完成了所有相关制度标准的制定;
三是搭建了集团监控市场流通领域产品,一二级单位监控原辅料、包材、库存产品,基层企业做好日常监测的三级监督检验模式,明确各层级在风险监测上的职责分工;
四是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先后建立的法规标准库、原料风险地图、舆情信息监测等信息化系统,加强了风险监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五是建立了质量安全风险指数,定期开展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加强对各产业链质量安全形式掌控;
六是创新风险交流模式,减少信息不对称,倒逼风险管理常态化。
在自主构建和持续推进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风险交流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作为一名企业食品安全的管理者和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理解食品安全应该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科学意义上的食品安全,即《食品安全法》所定义的“食品无毒无害,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第二个层次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食品安全,即消费者感知到的食品安全、食品安心。无论是科学意义上的食品安全,还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食品安心,风险交流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前者,风险交流可以促进产业链协同,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对于后者,风险交流可以增进消费者消费信心,二者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