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专业性,就是尊重科学,既要强调准确,也要全面,承认科学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推动《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规定的贯彻落实,抓好总局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交流工作规范的贯彻事实,逐步健全专家智库。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工作体系、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体系,督促指导技术机构确定专业科室开展工作。加强风险预警交流效果的评估。好的风险交流不仅是平息了某个舆情热点事件,而是让各方对风险的认知达成共识,不会因为同类事件再有错误的认识,尽量减少或避免冷饭热炒。
强化敏感性,就是坚持及时有效,将正确的信息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和渠道传递出去,保持对各类风险信息的高度敏锐,重点关注突发事件、媒体热点和国际动态,早发现、早处理、早引导,狠抓“打早打小”,避免“拖晚拖大”。我们将探索建立来自部门、企业、行业、检验机构、舆情等多元风险数据收集、分析、研判机制。逐步事实预警模型,智能分析和专家研判相结合的风险会商机制。继续推动行业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收集、大型企业风险交流等工作。鼓励各地建立本区域的风险信息收集机制、鼓励创新、重在有效,尽可能拓宽风险信息的收集渠道。特别是对舆情信息保持高度敏感,第一时间处理,加强区域协商合作,加强风险解读和舆论引导。
强化常态性,就是坚持交流预警细水长流,润物无声,注重行业、企业、媒体、公众等各利益相关方参与,以坦诚、平等、开放、透明的胸怀逐步构建信任和信誉,促进形成共识。继续拓展交流渠道和形式,不断开发新的风险交流载体,对已有载体加大推广传播力度。组织开展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调查,逐步扩大调查区域和人群范围,了解掌握公众风险认知水平和变化情况,为开展针对性交流提供科学依据。加强交流预警的基础性研究,探索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和专门人才建设。强化预警交流国际合作,主动设置合作议程,充分应用合作成果。
以上是我们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方面所做的努力和今后的一些考虑。我们也认识到,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元主体如何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协同优势,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借此场合,希望大家能够行动起来,想出更好的办法,拿出更多的举措,希望行业企业、技术机构、各位专家和媒体朋友与我们一起加强研究、积极探索,共同开创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