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城区跨贸小镇的大楼里,电商们的线下店铺如往常一般开门营业,精致的货架上摆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拥有跨境电商、金融、科技、孵化、第三方服务的跨贸小镇(核心区之一是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主打的是产城融合。
然而,在这表面的平静背后,中国跨境电商行业正在发生着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
4月8日,中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新政正式实施,同时发布的还有《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虽然4月15日发布的第二批正面清单对所列商品进行了扩容,但是新政对于一些热门商品所提出的通关要求依然让企业们大感棘手。
针对这一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喆,她认为新政的出台确实对跨境电商提出了新的课题,而跨贸小镇产城融合的发展规划,恰恰为新政下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多一种思路。
正面清单急需细则出台
《21世纪》:你认为新政对园区里的企业有什么影响?
张喆:我们园区是2013年7月8日开园,2014年4月1日,在杭州海关和杭州检验检疫局的业务指导和支持下,成功实现了跨境零售进口直邮第一单。目前园区兼有跨境进口和出口业务,进口则以直邮为主。
这次新政主要还是对税制进行了规范,正面清单则对品种做了一个限制和明确。
新政前,跨境零售进口产品按个人物品征收行邮税,新政后,按一般贸易的70%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暂设为零,并取消了原适用行邮税时50元的免征额。政策调整后,税负变化对不同产品影响不同。
比如,对单价较低的产品,如普通进口零食等,以前若购买499元,适用的行邮税率为10%,所以应纳税额低于50元可以免征行邮税,因此实际税负为0。新政后,则需要按11.9%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同时,对一些单价较高的产品,以前则可能需要按一般贸易全额缴纳增值税,现在反而打7折,税负更低。
目前,从企业的反应来看,虽然税改力度比较大,但他们对跨境零售进口税改是有一定预期的,很多企业早已认识到免税的羹吃不长,但另一方面正面清单的发布还是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有些企业也能理解政策的出发点,但清单品类的限制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以前很多商品现在不能做了,以前签定的销售合同不能完整履行,确实有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