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舆情监测

保健品市场乱象背后:商家销售玩技巧 监管薄弱缺机制

2015-10-09 来源:工人日报
  日前,重庆涪陵区一举捣毁了一个涉及全国12省市、以电话诈骗方式销售假劣保健食品、涉案金额650万元的特大犯罪网络……该市在为期两个月的保健食品销售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查处66件违法违规销售保健食品案件。其中,租用宾馆通过“会议营销”和非法集会等形式违法销售保健食品的最多,老年人成为虚假违法保健品销售的最大受害者。
  
  保健品“陷阱”防不胜防
  
  “我爷爷一个月只有2000元的退休工资,全部用来买保健品。”家住重庆沙坪坝的王娴近日对记者说,她爷爷有高血压,那些推销保健品的年轻小妹三天两头登门推销。如果你隔一两个月没有买她们的东西,她们就会提着色拉油、米等上门来看望,比我们这些孙女还想得周到。
  
  无独有偶,最近一段时间,家住重庆北碚区的黄大爷,每天早上6点钟准时起床外出。黄大爷诡异的行踪让一家人都十分疑惑,后来才知道,黄大爷是前往某健康体验店内听“讲座”,并瞒着家人买回15盒“松花粉片”。这种保健品每盒160元,为此黄大爷花掉了近半年的积蓄。
  
  两位老人对保健品的痴迷反映的正是当前保健品市场的旺盛与混乱。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服用保健品,75%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购买过保健品。但这份数据同样显示,30%的受访者有过购买保健品上当的经历。
  
  据了解,大肆推销“三无”保健品,或者对正规保健品进行子虚乌有宣传,坑蒙消费者的现象在保健品市场上层出不穷。尤其是养老保健品领域,乱象丛生。记者调查了解到,除了夸张的虚假宣传外,有的违法企业利用暴利作诱饵,铺设了遍及全国的非法传销网络。
  
  而针对老年人,不法商人有着特殊的销售“技巧”。“听课有奖、免费旅游、回收药品、免费体检、家访送礼等,都是保健品公司和老年消费者建立联系的常用路数。”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旦确立起联系,受过专门训练的销售人员便利用老人比较孤独或者渴望治病、保健的心理,先以关心换取对方信任,再通过体检“有问题”忽悠老年人,然后夸大宣传、刻意推销,最后完成产品销售。
  
  由于骗术环环相扣,还有多个步骤铺垫,很多老人招架不住落入“陷阱”。
  
  市场乱象丛生
  
  有业内人士坦言,保健行业乱象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透明。消费者在采办商品前无法获知其质量信息,在购买使用后,短期内也无法判定其效果,很容易被虚假宣传和强调的疗效所误导。
  
  此前,重庆查处的假保健品“延臻青胎盘素”,宣称可以让人青春永驻、返老还童、提高免疫力、恢复生理功能等,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能逆转衰老的物质,产品热销国内外。后经重庆忠县检察院审查,“延臻青胎盘素”没有国家批准文号,其中“延臻青紫和真青胶囊”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系涉嫌盗用;“延臻青驻颜健体胶囊”所标注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则查无记录,涉嫌造假。然而,消费者看到对保健品功效宣传、批准文号的相关信息却无从辨明真伪,最终这款虚假保健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另外,目前我国保健食品监管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审批时间长、门槛高使新功能产品入市难度大。相当一部分企业在难以取得生产许可证和批号的情况下,选择擅自生产保健食品并销售,并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下违法添加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
  
  近三年来,在重庆一中院审理的涉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中,生产、销售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保健食品案件占到案件总数的九成。法院总结出违法保健品的几个特征:生产者以低廉的生产成本谋取暴利;销售渠道或较为隐蔽,或流动性强,给监管工作带来实际困难等。其中,监管机制薄弱是最大问题。
  
  净化市场须重拳出击
  
  有专家表示,在当前旺盛的养生保健市场需求下,许多消费者缺乏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念,盲目跟风,甚至“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重庆主城区的解放碑、观音桥、沙坪坝等核心商圈曾经是一些保健品商家必争之地。重庆发起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整治以来,记者连日走访这些商圈发现,原本热闹的宣讲已经难寻踪影。来自重庆食药监部门相关人士的观察、暗访显示,保健食品销售商开办的讲座明显减少。
  
  重庆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庆将在巩固整治成果,建立保健食品销售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上下功夫。如实行保健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尽快将重庆市申请从事保健食品销售的经营主体纳入食品流通许可,严格市场准入。同时,对保健食品经营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并通过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管、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确保保健食品市场的规范有序。
  
  新《广告法》已经于9月1日正式实施,保健品行业的虚假宣传乱象有望得到重点整治。新广告法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并应当显着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