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市场上各类保健食品进入旺销时节,如何选购保健食品成了不少家庭特别是中老年人关心的问题。10月1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今年上半年保健食品投诉同比上升三成多,老年消费者注意勿乱用保健食品,更忌以食代医。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保健食品由于种类繁多、功能有别,加之一些经营者虚假夸大宣传,近年来成为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根据201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保健食品投诉同比上升32.2%,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虚假宣传问题的投诉比例提高了9个百分点。 在重阳节来
近日,一篇题为《注意了!味极鲜酱油等16种调料被召回!严重可致癌》的文章在各大网站流传,朋友圈中也广为转载。文章称国家食药总局发布调味品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多种调味料中铅、柠檬黄、糖精钠、甜蜜素、柠檬黄等超标会致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还能放心的吃调味料吗? 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不合格产品信息的确存在,信息主要来自黑龙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9月16日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9月15日发布的定期抽检信息中关于调味品的不合格信息,不过,监管部门发布的信息只是公布了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及其检测项目,并没有称
已于本月起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因被称为史上最严而备受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副司长陈谞在出席今日召开,由新华网主办的2015食品安全高层对话时表示,新法特别注重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义务和法律责任。对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新法坚持刑事责任优先原则。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陈谞还对新法在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义务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强调:确立企业第一责任原则;确立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确立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考核上岗;建立食品安全追溯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指通过动态获取和分析风险信息,发现区域性、行业性和系统性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提出预见性的建议和应对措施,防止风险发生或发展蔓延成为特大质量安全事件,是质检总局在质量监管领域提出的新工作模式,旨在实现产品质量监管从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变。近年来,在质检总局大力推动下,我国风险监测工作已经从探索研究、建设体系的起步阶段向加快实施、全面推进阶段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 风险监测工作定位有待准确 与监督抽查相比,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不是标准符合性判定,而
15日,2015食品安全高层对话在北京钓鱼台宾馆隆重举行。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毕克新做主题发言时表示,消费者在选购进口食品时,应当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购买未经检验检疫的进口食品。消费者可以通过三看选购合法、合格的进口食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特别是目前我国农业遇到生产成本上升、环境资源约束等问题,农业生产方式进入调整期,进口食品作为必要的补充,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重要的食品来源,增长态势持续,消费者对进口食品安全的要求
随着微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开始在朋友圈盛行。朋友圈拉票便是其中一种。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益派咨询对2043人进行的调查显示,近四成受访者的朋友圈经常出现求投票链接,45.6%的受访者曾参与过朋友圈投票,44.7%受访者认为绑架式朋友圈投票让人烦恼、失去乐趣。 家住西安的潘纤表示自己曾为朋友的女儿投票助其参加一个小型的化妆晚会。为获得更多的票数,她被朋友拉进一个名为宝贝后援粉丝团的微信群,群里充斥着各种提醒投票,票数高低的信息。诸如先关注,再投票,具体投票方法见详图动动你们那双
每年的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这一节日旨在提高全世界人对保健领域的认识。 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众主动关注保健,养生意识空前高涨。于是,各种养生保健理论频出,各类保健品充斥市场。实践证明,一些养生理论纯属无稽之谈,不少保健品要么假冒要么伪劣。保健领域,有时非但不保健,反而存在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风险。在2015年世界保健日到来之际,《法制日报》视点版将视角对准保健品市场,探讨如何规范市场,让保健品真正能起到保健作用。 10月13日,是世界卫生大会确立的世界保健日,这个
吃蛋白粉这事儿有多热闹?打开天猫,嚯,蛋白粉有3553种,900g的价格从200元到500元不等;再打开京东,嚯,蛋白粉有5725种,400g的价格从100元到400元不等今天,咱们先讲讲蛋白粉的知识吧,否则,要是跟风长草后再后悔剁手的话,手还没疼心肯定先疼得不行了。 蛋白粉是什么粉? 我们常见的蛋白粉的来源,只有两类:来自动物或来自植物。动物来源中最常见的是乳清蛋白和酪蛋白。而植物来源中最常见的就是大豆蛋白。从营养的角度来说,乳清蛋白的生物利用率是大豆蛋白的1.7倍,酪蛋白个头大又坚硬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首次将网络食品交易纳入监管范畴,要求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并明确了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记者调查发现,第三方送餐平台仍在圈地扩张的初期,入网门槛设置较低,对入驻商家的质量监管十分薄弱,实名制落实情况不佳,部分餐饮服务提供者卫生条件差、无证照经营等问题比较突出。专家表示,落实实名制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实名制对网络送餐的监管难见速效。(10月2日新华网) 《食品安全法》明确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登记及安全管理责任。考虑到国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近段时间以来,新法的修订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治乱用重典。 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到底严在哪里?有着哪些具体的新举措、新规定?将在维护公众食品安全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经济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第十二次会议两次审议、三易其稿,被舆论称为史上最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台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 新法以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为目标,较修订前有4方面明显的变化,一是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888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2.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这两年在吃上面更有安全感。水果、粮食和坚果成为受访者最放心的食品。 在北京某小区物业工作的孙女士,女儿刚满周岁,一直吃某国产大品牌的奶粉。跟身边朋友高价购买的国外品牌奶粉相比,她感觉国产奶粉的品质并没什么差别。女儿吃得挺好的,长得快,也很少生病。孙女士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大众对奶粉的安全感大幅度降低,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信任国产奶粉。其实随着国家的重视,监管的加强,这几年国产奶粉的品质有了明显提升,
10月1日起,新的《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大家普遍关注的规范网络食品交易成为焦点,但是记者调查发现,网上售卖的食品仍然提供不了许可证,不少商家甚至称有证的就不叫自制食品了,而朋友圈的食品经营仍属无证。 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近一周,对网络食品交易中的经营者、交易平台提供者的行为都做出了明确规范,法律对匿名售卖土特产、自制食品、朋友圈卖私房菜等行为都有限制,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新版《食品安全法》已正式实施一周,因正处国庆假期,目前还没有执法的案件出现,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微信号里匿名叫卖土特产、婴幼儿奶粉以配方升级为噱头肆意涨价、保健食品声称包治百病等都已被定为违法。市食药局有关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这部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新法,将深刻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网售食品必须实名制 网上销售和购买食品已成潮流,但同时也产生一些问题,比如一些网上购买到的食品连基本的生产信息都没有,是否合格更是无从查询,出现消费纠纷也很难解决。新法实施后,消
10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首次将网络食品经营纳入监管,这意味着在网络平台售卖食品的经营者,都必须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才能入网经营。 也就是说,这个月开始,在网店里卖土特产,在微信朋友圈卖手工蛋糕,都须持证了。 自制食品 不能随便卖了 目前,很多消费者已习惯于通过网络渠道购买食品。 甜品控孙小姐告诉记者:我经常有饭后吃甜品的念头,通过微信朋友圈加了一个在杭州的烘培达人,经常是挑好产品后,直接通过微信转账付款,让她送过来。
日前,重庆涪陵区一举捣毁了一个涉及全国12省市、以电话诈骗方式销售假劣保健食品、涉案金额650万元的特大犯罪网络该市在为期两个月的保健食品销售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查处66件违法违规销售保健食品案件。其中,租用宾馆通过会议营销和非法集会等形式违法销售保健食品的最多,老年人成为虚假违法保健品销售的最大受害者。 保健品陷阱防不胜防 我爷爷一个月只有2000元的退休工资,全部用来买保健品。家住重庆沙坪坝的王娴近日对记者说,她爷爷有高血压,那些推销保健品的年轻小妹三天两头登门推销。如果你隔一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