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有篇文章细数了中国制造的原罪,其中几条尤为值得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反思:过于重视营销、被“管理死的”中国制造、中国缺乏匠人精神、对知识产权不尊重。
中国的保健食品源自“中药保健药品”,俗称药健字。1987年10月卫生部颁布《中药保健药品的管理规定》,提出“中药保健药品是指对人体有一定程度的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长期服用对人体无害的药品。”由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1996年卫生部以《卫生法》为上位法出台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中药保健药品”与“保健食品”同时并存于市场,直至2001年才被政府从市场中彻底清退,而“保健食品”四个字第一次正式出现在法律里是2015年的《食品安全法》。30年中国保健品行业的成长几乎是在“药”的理念下管理和营销,人们因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对健康的渴求,成为极易被“忽悠”的土壤,唾手可得的暴利吸引来众多的逐利商人,而中国缺乏匠人精神和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更推升了保健品行业的简单复制行径,加上行业管理规则严重制约创新,让企业无法自拔。
自利和利他是人的两种本性
《佛遗教经·众生得度》说“自利利他,法皆具足。”善的心行是从“我”出发的,是为了自己的解脱与身心轻安的,是自利自度;善的心行是从“他”出发的,是为了他人的解脱与身心轻安的,是利他度他。佛法认为,生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纯粹利己的,这就是我们凡夫的阶段;还有一个是既利己又利他的,是菩萨的阶段;最后一个,是纯粹利他的,是佛的阶段。
其实,自利和利他本是人的两种本性,正如京瓷稻盛和夫所说,自利是人的本性,自利则生;没有自利,人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驱动力。同时,利他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利他则久;没有利他,人生和事业就会失去平衡并最终导致失败。
调整本性天平,稻盛哲学或能助您走困境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在近20年快速成长阶段,行业中的企业逐利心态远远大于照拂大众健康的心态。而健康产业本是利国利民的重要行业,而保健食品不仅做的是良心,更需要爱心,这恰恰是在考验一个企业家自利和利他的天平如何平衡。
稻盛和夫,一生创办两家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两大事业皆以惊人的力道成长,除此之外他还志愿担任共有104家分塾(海外48分塾),聚集了14000余位年轻经营者的经营塾“盛和塾”的塾长,为培育经营人才而倾注心血。“人生事业的结果= 思维方式 × 热情 × 能力”,稻盛哲学启发我们重新审视企业的经营管理,重新审视我们的运营之道。2019年8月18日-23日庶正康讯组织的2019“东瀛铸剑”日本商务考察,特别安排走进京瓷稻盛 Library图书库,聆听稻盛和夫的故事,更深入的了解稻盛哲学,帮助企业家们提高心性,在困境下拓展经营能力。
“生活化”是摆脱行业原罪最快捷的蜕变方向
保健食品“生活化”不单是剂型变得食品常态,销售渠道更便利性,还需要从原料的选择把关、配方的推敲创新、产品文化的营造、销售手段的配合、经营理念的转变系统思考构建。欲在当下行业环境中率先走出沼泽,自主求变创新是自救的解药。
我们看到一个现象,中国人只要去日本,日本营养保健食品总在购买清单之列,日本健康营养食品的魅力恰恰在于“零食化、多样化、便利化”,全球消费者的带动了日本保健品产业的发展。“借助日本企业的智慧,找到出口”这正是庶正康讯持续组织企业开展商务考察的原由,2019年8月18-23日,大阪G20峰会温度还没褪去,我们一起出发,走近大阪,走进京都,走进保健食品“生活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