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对跨境电商来说,注定是难忘且难过的一年。离新的一年剩下不到两个月时,跨境电商终于盼到了难得的好消息——跨境电商新政过渡期限将延长至2017年年底,原因是国家部委尚未摸索出一套专门针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监管政策。
2016年4月7日,财政部等11部委正式公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跨境电商新政如期而至。但落地的一个月里,跨境电商企业反弹过大,经国务院批准,给予了一年过渡期,2017年5月11日后实施新政。
如今,再次延长过渡期限至年底,对跨境电商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这个利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跨境电商企业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好准备应对新政带来的冲击;二是国家对跨境电商并非“赶尽杀绝”,相反是持鼓励和支持态度,对跨境电商的长期发展有很大帮助。
接下来,跨境电商预计将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行业竞争变得更加健康有序,回归真正解决用户痛点需求上来。短期来看,跨境电商有望重回增长通道。
2015年,跨境电商红红火火,一度被认为是巨大的蓝海市场。当时,该年每个月至少有一起融资案例,且单个项目平均最低融资额达到5650万元人民币。开展跨境电商外贸企业超过20万家,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达5000家,盛况空前。
跨境电商确实没有令市场失望。据《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园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跨境电商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4.2万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5.4万亿元,如果没有新政落地,预计今年可达6.5万亿元。即便有新政冲击的上半年,跨境电商规模仍达到2.6万亿元,同比增长30%。
2010-2016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及预测(单位:万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只不过,税改新政取消了政策红利,击破了因免税引发的行业泡沫。资本态度转为谨慎,2016年上半年只有49家跨境电商企业获得融资,总资金规模仅为20亿元人民币,不少跨境电商平台因资金链断裂而提前阵亡。
在经过新政冲击,到如今过渡期延长,跨境电商经过了危机重重的一年。不过,正因为有着一年的蛰伏,明年的跨境电商才能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