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是阻止我国经济滑坡的强心针,而对于本土保健品而言当算”救命稻草”了!由于中国保健品的发展水平与境外相比存在落差引发了跨境购潮,消费外流进而导致产业资本和资源外流。只有提升了产品标准和质量水准,才有可能挽回本土保健品的颓势。国家推动性政策接踵而至, 本土保健品企业,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9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部署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消费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规划》对食品及相关产品提出要求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继续开展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及检测方法、婴幼儿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卫生要求等强制性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
重点制定传统食品产品质量标准,推动传统食品产业化进程。加大对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焙烤食品和现代生物发酵食品等新产品标准的研制力度,制定网络食品信息描述规范,满足新兴群体等对食品消费多样化的需求。
提高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以及智能化食品包装生产线标准水平,不断完善食品相关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加大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强化食品相关产品风险与伤害监测,根据不同材质开展食品相关产品风险评估,并视评估情况调整许可目录和许可实施细则,逐步提升准入门槛,及时发布消费预警,调动行业协会、消费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形成全社会共治格局,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件,确保放心消费,促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