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跨界通吃型研发
2005年,江苏区域大型酒类经销商新多哈合作研发渠道内饮品,成功取代大品牌及当地强势芦荟汁饮品,成为江苏地区果汁饮品的名牌。在研发与渠道资源实现有效整合的前提下,对于跨界者来说,研发及通路的成本都比对手的成本降低很多,这就决定了原有渠道的产品只有被驱逐的命运。
6.新品撇油型研发
大品牌在运营新品初期,往往采取市场双高策略培育市场,产品的高溢价就是机会。但对于没有深刻理解这类食品的品类及产品,盲目切入将是陷阱。
7.市场跟进型研发
2007年,欧美国际市场流行GOJI产品,并为澳洲及欧洲客户研发GOJI保健型饮品。当市场已经启动,通过对原材料的成本分析,能够获得较低成本进入市场时,可以采取跟进研发的策略,但是也要及时跟踪市场的发展趋势,一旦市场销量下降,要及时退出或转向。
8.客户定制型研发
客户具有特殊的产品销售渠道,2015年根据特渠客户提供的描述及要求,设计研制出了营养瘦身调理产品。如果客户提供配方及工艺的OEM加工则比较简单,为客户实行研发加工即ODM模式,企业对行业市场信息的了解及拥有一定的技术开发水平成为业务开展的关键。今后具有品牌及渠道优势的公司采用委托研发加工即ODM的合作模式会越来来越多。
以上案例中有的企业已成为历史,也更加说明企业产品一次出击成功并不能代表永远成功,保持持续产品投放成功才是根本。另外,食品企业管控风险要素也远比其他行业多,如果在政策、资金及人才管理上出现重大失误都会产生致命的影响。(郭庆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