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恢复国内消费信心
第四亮点,再次强调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开展食品安全承诺行动,完善食品安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这从侧面反映出政府通过科学管理办法来提升监管水平的强烈诉求。在法治条件下,政府监管需要从行政为主向依法监管转型,而构建科学监管体系将是实现依法监管的有效手段,做到监管有效,有法可依,服人服众。国外大多通过信用体系实现对监管对象的有效监督,并提升社会整体诚信氛围。加强奶粉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不仅能推动国内形成良性的诚信氛围,也有助于加强对海外奶粉企业的管理,而不至于遭到包括世贸组织在内的非议。更重要的是,通过诚信体系建设,可以极大提升消费者参与监督程度,从而有助于恢复消费者对国内奶粉的信心。
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消费者正面教育成重点
第五亮点,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提出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发挥媒体及消费者监督职能,确保产品安全万无一失,为消费者信心恢复形成良性氛围。《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表明,政府肯定了正面宣传的必要性。2013年后,政府加大生产环节整顿力度,经过3年,国内奶粉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质量、品质与国外差距缩小,有的甚至更好。但是消费者信心恢复异常艰难,核心在于缺乏对消费者的正面引导和常识性教育。在政府主导下,消费者正面教育将成为2016年以后重点工作之一。
另外,《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最大的亮点是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这意味着培养消费者理性消费观念,恢复民众对国内产品信心,将从娃娃抓起。国内产品消费信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民众对国家的信心,从孩子抓起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做法。高级乳业分析师 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