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对此声明否认造假,并表示对方所用提取DNA的检测方法有误,企业同批次留样产品送检结果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鉴别项要求。
此外,上海市食药监局也于今年2月底公布了一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药品。其中山东一笑堂阿胶集团百年药业有限公司和河北东汝阿胶有限公司登上不合格“黑榜”,其龟甲胶产品含有牛皮源成分。
事实上,目前阿胶产品中以牛皮替代驴皮生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业内人士又将之称为杂皮胶,这在阿胶产品中已是被屡次曝光过的做法。
阿胶行业一系列乱象的背后,正印证着驴皮短缺这一尴尬的现实。据国家畜牧统计年鉴显示,我国驴存栏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1100万头,下滑到目前的600万头,并且还在以每年约30万头的数量下降。
据媒体报道,山东阿胶行业协会根据100多家阿胶生产企业的年生产量报表推算,阿胶年总产量至少在5000吨以上,而按照每年正常出栏120万头计算,再加上驴皮进口因素,全年可生产的阿胶总数量也就在3000多吨。
经过对比这两组数据,可以暴露出惊人的真相:多出来的这2000吨阿胶,到底是用什么制成的?而即便是在这3000吨的正常阿胶产量中,又有多少是纯驴皮制成的呢?
如此算来,全年可供制胶的驴皮,只够实现当前产量的六成左右。在供需矛盾的情况下,驴皮价格逐年大幅攀升。
据业内人士测算,原料驴皮价格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一张驴皮价格在2000-3000元之间,而一张马、骡子皮才200元,猪皮和一些制作皮鞋、皮包剩下的下脚料就更便宜。”
据媒体报道,受暴利驱使,一些厂家在阿胶原料中掺假的行为时有发生。由于价格相对低廉,这些伪劣阿胶产品通过贴牌或者散卖等形式,销售到偏远的终端地区。
目前,市面上的阿胶分药用和食用两大类,阿胶产品主要有阿胶块、阿胶口服液、阿胶糕、阿胶枣等,这些产品鱼龙混杂,有的阿胶糕甚至根本不含阿胶成分。
《本草纲目》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因此地处阿胶发源地的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自然成为阿胶产业集聚区。
据东阿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广朋介绍,2015年东阿县阿胶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利税35.45亿元,利润26.76亿元。东阿县提出要用5年时间实现阿胶产业营收规模扩张至少7倍,从2015年的120亿元到2020年的1000亿元。
面对持续扩大的阿胶产业和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东阿县也出重拳整治,最近几年,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一方面执法部门主动出击,取缔无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家庭作坊,对一些有证经营、生产环境较差、质量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大力整治,责令其限期整改。
提价背后的高毛利样本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东阿县共有阿胶及相关联产品生产企业7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家,被列入2015年度成长性中小企业的有5家。
这其中,东阿阿胶(000423.SZ)是东阿县阿胶产业中的核心龙头企业,2015年实现营收达54.5亿元,实现净利润16.25亿元。如此业绩,占全东阿县阿胶产业主营收入的1/3左右。
4月20日,东阿阿胶发布了2016年第一季报。报告显示,东阿阿胶实现营收达14.83亿元,同比增长3.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44亿元,同比增长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