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消费者很难从口感就能分辨出蜂蜜是否有掺假,因蜂蜜本身的含糖量较高,很甜,而企业在掺假过程中也会选择甜味很高的糖浆来迷惑消费者的口感。”国家一级营养师焦通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说。
他指出,企业之所以在蜂蜜中掺杂糖浆是为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降低成本,谋得暴利。
在《GH/T 18796-2012》蜂蜜的行业标准中规定:蜂蜜中不得添加当前明确或不明确的添加物。
“蜂蜜中掺入糖浆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但其鉴别起来却难度颇大,当前蜂蜜的国家标准《GB 14963-2011 蜂蜜》尚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蜜蜂与蜂产品研发中心负责人罗岳雄强调。
中国蜂产品协会曾公开表示,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掺假蜂蜜也能符合国家标准的现象。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专门负责检测蜂蜜的工程师费晓庆告诉记者,随着糖浆制作工艺的提升,蜂蜜鉴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对于像木薯、小麦等新型糖浆,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检测方法。
目前对掺假蜂蜜鉴别的方法主要有SMR (大米糖浆检测)、SMB (甜菜糖浆检测)和SMX (糖浆标志物检测)等。
2013年12月,《消费者报道》曾发布8款蜂蜜测评报告,所采用的鉴别糖浆的方法是碳-4植物糖。而如今,掺糖的技术日新月异,掺杂手段也由掺杂一种升级为多种混合糖浆。
“SMX糖浆标志物检测方法可以鉴别蜂蜜中是否掺入了糖浆,但具体掺杂的是什么糖浆,则不能辨别。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代表蜂蜜有掺糖浆。”费晓庆表示。
本刊此次实验室盲检检测结果显示,同仁堂麦卢卡蜂蜜和百花牌洋槐蜜在糖浆标志物检测的测试中呈阳性,检出糖浆,涉嫌造假。(如图2)

对于检测结果,百花牌洋槐蜜的生产商北京百花蜂业科技发展股份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每批原料都会使用包括SMX方法在内的多种方法检测合格后才入库,市售产品并没有掺杂糖浆。
麦卢卡蜂蜜是一种新西兰的进口蜂蜜。在本刊测试结果知会之后,北京同仁堂健康药品经营有限公司亦将同一批次的产品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不过,从其提交给本刊的检测结果来看,糖浆标志物检测呈阴性,与本刊结果相反。“不排除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仁堂相关人士回应本刊。
不过,根据本刊了解,这一检测方法是目前行业内比较认可的检测方法,在本刊前期将检测方法知会受测企业时,企业亦表示认可。而且,这一方法也得到了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认可,并有意列入新的国标。
同仁堂方面亦表示,也已将其他批次的在售蜂蜜送检,保证各产品的质量。“从我们已送检的其他批次产品来看,并未发现掺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