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行业动态

东莞市食药监局:小作坊不得生产食用油、糖果等

2016-04-08 来源:121健康网
   东莞市食药监局日前发布征求意见稿,市民可在4月26日前向该局提出意见反馈。
  
  东莞市食药监局日前发布《东莞市食品生产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的食品品种目录(征求意见稿)》(下简称目录),将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等31类食品列入了食品小作坊“负面清单”。
  
  目前,这份目录正在征求意见中,市民可在4月26日前向食药监局提出意见反馈。公众可登录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网址:http://fda.dg.gov.cn),点击进入查阅有关内容,并通过以下途径提出意见和建议:电子邮箱:dgfda22337890@126.com,通信地址:东莞市南城建设路1号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科(邮编523072)。
  
  哪些食品禁止小作坊生产
  
  记者在目录上看到,除《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禁止生产加工的食品目录以外,在东莞市范围内禁止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的食品有数十种,包括粮食加工品(传统手工面条、濑粉、河粉等除外),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传统腌腊肉、酱卤肉、熏烧烤肉制品除外),饮料,方便食品,饼干,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手工糖果制品除外),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酱腌菜、自然干制菜干等工艺简单制品除外),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可可及焙炒咖啡产品,食糖,水产品(天然干制品除外),淀粉及淀粉制品,蜂产品等。
  
  小作坊不具备生产条件
  
  对此,东莞市食药监局也给出了禁止生产的具体理由。多数食品被列入目录主要是因为行业标准高,小作坊不具备基本安全保障,生产设施、设备简陋、落后,生产工艺流程缺乏规范,生产过程可控性差,小作坊普遍没有配备基本的检验设备,不具备自检能力,无法开展原料进厂、产品出厂检验等工作,是高风险产品。比如食用油,可能存在地沟油以及致病菌超标等情况,而碳酸饮料、冰淇淋等食品则是因为生产、存储门槛高,一般小作坊难以控制质量。
  
  此外,如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则是因为已经列入省的小作坊禁止目录,从而被直接打入了“黑名单”。
  
  部分东莞传统食品适当放宽条件
  
  不过,对东莞传统特色食品以及消费量比较大的食品,东莞则适当放宽了准入条件,目录上也特别标注了一些具有东莞特色的食品种类依然允许这些小作坊生产加工,如濑粉、腊肠等。
  
  东莞市食药监局表示,腌腊、酱卤等肉制品均为高风险食品,并存在使用“病死猪”作为原材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风险。但是,包括烧鹅在内的传统腌腊肉、酱卤肉、熏烧烤肉制品是本地传统特色食品,应该允许生产,特别标明允许小作坊生产。
  
  粮食加工品中的传统手工面条、濑粉、河粉等也被认为有传统特色而被允许小作坊生产加工。而腌酱菜、天然晒干的鱼干等由于工艺比较简单,市民有传统消费习惯,也被允许生产。
  
  此外,虽然发酵性豆制品和其他类豆制品对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控制要求很高,但并未禁止豆腐(含油炸豆腐)、腐竹在小作坊生产,市食药监局称,这是因为市民对豆腐、腐竹等有较大的消费需求。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