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一夜之间,吸引各路资本疯狂进入,被市场轮番炒作后每公斤高达千元的玛咖价格跌下神坛,农户种植的玛咖烂在地里,鲜有商家来收购。此前一度高达每公斤数百元的黄玛咖最低跌至20元/公斤。
业内人士认为,农户扩大种植面积、无序种植以及投机游资退出等因素,是导致玛咖价格暴跌的“元凶”。玛咖产业到底怎么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奔赴玛咖产业第一线,从全产业链深度剖析玛咖遭遇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市场爆炒致价格畸高,被称为“植物伟哥”的玛咖高价泡沫宣告破灭。
玛咖烂在地里无人收,这样的滞销现象已经发生。去年初还动辄400元/公斤左右的玛咖干果,如今在成都、广州等地中药材市场跌到了最低20元/公斤的境地。而且玛咖的市场批发价,仅是云南丽江官方估算的种植成本价120元/公斤的零头。
此外,过去被以“壮阳药”夸大宣传的玛咖,多以原料供应为主,产品开发较为粗放,销路未打开,亦是症结。
“痛定思痛。”国内最早种植玛咖的云南丽江格林恒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曜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希望今后在行业的每个环节都有监管部门的监管和规范,从种植到加工、到企业认证、再到市场商业模式的管理等等,整个市场需要更规范的运作。
黄玛咖干果 最低跌至20元/公斤
2月19日的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因春节假期还未正式开门营业。市场外的路边,已有10余家商户摆起地摊,将玛咖与天麻、三七等中药材摆在一起销售。
作为西南地区最知名药材集散地,成都的行情是国内药材市场晴雨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发现,按产品质量高低对应销售价格来看,黑玛咖大多为60~100元/公斤,紫玛咖50~70元/公斤,黄玛咖最低,为20~40元/公斤。期间,不时有普通消费者前来问询玛咖的销售,也有人现场购买少量玛咖。
到了中午时分,某玛咖天麻商行的一位女老板又卖出了几公斤黄玛咖,价格为30元/公斤。“今天是春节后才开始销售,不知道销售情况如何。”她说。玛咖去年就大幅降价,年初为400元/公斤,不料到了下半年,就跌到了100元/公斤左右。去年其总共卖了几十吨的玛咖,算下来,盈亏平衡。“云南药材市场的一些屯货较多的玛咖商家亏损就厉害了。”她说。
距离成都千里外的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玛咖价格稍高。记者日前随机走访看到,黄玛咖25~30元/斤,黑玛咖80~ 100元/斤,数家商户均表示还有去年没有消化掉的高价存货。
提起玛咖过去的高价,药材商们仿佛都还在昨日。一些药材商说,其店铺里仍有去年数百元、上千元购进的少数玛咖。
玛咖上演了“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云南黄玛咖批发价约为220元/公斤,2012年上涨至300元/公斤。2014年,玛咖批发价的最高位,甚至达千元一公斤。
“去年初,黄玛咖干果都要卖100多元/公斤,黑玛咖要卖500元/公斤以上。”有成都药材商户回忆。
“产自丽江。”药材商们这样介绍玛咖的出生。作为主产区的丽江在国内最早开始种植玛咖,玛咖已成为了当地的一张新名片。
张林(化名)在云南省丽江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以下简称丽江创新办)工作,作为丽江市政府的下属机关,他所在的部门监控着丽江玛咖的种植和经营市场。
近日,张林带领云南媒体去玛咖农户家了解情况,他希望向外界传递出:丽江虽出现了玛咖烂在地里无人收的现象,但这只是少数。
“实际上,大部分企业按照订单收购了农户的玛咖。烂在地里无人收、出现滞销的现象,多是没有订单合同种植的。这种情况是少数。”张林说。
如今,张林以及经营玛咖的药材商们都认为,价格暴跌与玛咖种植面积直接相关。
无序种植、以次充好 砸了玛咖“招牌”
此前玛咖价格暴涨,农户一窝蜂地开始种植玛咖,不仅云南,四川、西藏等种植区已扩散开。
据丽江创新办的统计,2015年,丽江玛咖产业基地突破14万亩。更为准确的数字,达到144318亩,预计实现鲜果产量43000吨(干品8600吨)。
“当前我市玛咖产业整体上仍处于快速成长期,但也存在基地面积发展过快,远超过年初提出的8万亩控制面积,为年底的玛咖收购增加了一定压力,除全市玛咖企业及已有市场意向性收购外,还有约6万亩(产量2万吨)玛咖鲜果需要额外收购。”早在去年11月举行的2015年丽江市玛咖产业工作座谈会上,风险已被预料到。
熟料,价格泡沫破灭远比想象来得更加快和猛烈。而玛咖这棵带着神秘光环的植物,也需回归正常的轨道。
“今年有些没有订单合同的玛咖种植农户较惨。但去年的现象是,原本签了合同的农户却往外卖,企业收不到玛咖。”格林恒信总经理杨曜武说。
如今市场的售价远低于农户种植的成本价。据丽江创新办的测算,农户种植玛咖鲜果成本为15~20元/公斤,算下来干果成本就为120~160元/公斤。如今在成都药材市场黄玛咖的20元/公斤仅是种植成本价的六分之一。
无序扩大种植面积,种植不规范,产品以次充好,亦使得玛咖整体品牌受损。
“前些年是投机商进来,炒高了价格,玛咖成为了投资品。从去年开始,鲜果有些卖不动,大部分投资人选择退出。”张林指出。
“部分农户种植不规范,在低海拔地区开始种植玛咖,实际上,2700米以下海拔种植,种出来的玛咖就是‘胡萝卜’,对好的玛咖冲击比较大。”丽江创新办另一位工作人员坦言,“市场需求未充分开发出来,加上供大于求,于是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如今,成都药材商所使用的包装袋上仍重点突出宣传“壮阳”等功效。有成都药材商表示,自己当日摆摊销售的10多种产品,仅玛咖没有入选药材目录。
宣传误导 销售渠道单一
和大多数初生产业一样,玛咖目前更多是原料供应为主。靠丽江旅游市场来拉动销售,尤为明显。
如今,走进丽江古城的任意一家药店、特产店,玛咖几乎都是标配,并与三七、天麻等名贵中药材摆放在显眼处。
“丽江玛咖的销售渠道单一。”张林透露,过去,丽江玛咖干果销售较多,依托丽江旅游市场的火热,销售占比估计有60%。
张林还指出,即使是玛咖龙头企业做玛咖产品,多是酒、精片、压成粉等,将其作为保健产品开发的拳头产品还较少。
杨曜武也直指产品的同质化。“云南有2000多家参与玛咖的企业,产品同质化,大多是简单收原料做精片。”
另一方面,玛咖产业需要规范发展。张林介绍,这几年,丽江对玛咖产业的种植的规范,以及干制品的标准,都推出了相应标准,以规范产业。
杨曜武认为,规范应该是全产业链的,“我们希望,在行业痛定思痛后,希望在行业的每个环节,都有监管部门的监管和规范,从种植到加工,到企业认证、市场商业模式的管理等等,市场需要规范”。
市场需要正确的宣传和高质量的产品。丽江创新办资源办相关人员表示,过去,市场消化玛咖,宣传时也存在一些误导。玛咖就是保健食品,原来一些宣传称具“壮阳”功效、“植物伟哥”,以壮阳药来宣传,有误导,这就需要宣传上正确引导。此外,市场销售上,玛咖还是需要加大市场开拓。
对于产品的销售渠道,除了制药或制作玛咖酒以外,还应拓展个人消费者、礼品等销售渠道。
暴跌溯源:功效遭遇投机炒作 种植剧增埋下危机
近年来,在抗疲劳、调节内分泌系统方面被誉为有着“神奇”功效的玛咖,掀起了滋补市场继“虫草”之后又一波热浪。
市场上,玛咖的高价格和高收益,吸引了大批农户加入到种植玛咖的大军中,种植的地方遍及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种植面积也呈现几何级的放大。
在云南昭通一个名叫大山包的乡镇上,2012年玛咖的种植面积还只有几百亩的规模,到了2015年,仅一个合作社就种植了上万亩的玛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玛咖的种植面积只有3200亩,产量仅为200吨,到了2015年,种植面积达60万亩,产量高达31000吨,无论是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这五年的增长都超过了150倍。
利益驱使农户闻风而动
时光追溯十多年前,玛咖以秘鲁“国宝”身份引入云南。彼时,玛咖的名字、功效等,鲜为国人所知,由于玛咖对生长的条件要求极高,全国也只有云南丽江最先引种成功。这种像野草一样的植物,形似萝卜,喜贴地生长。来自一些西方国家的科学报告称,玛咖能起到抗疲劳、调节内分泌系统等功效。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玛咖的热捧,玛咖成为继“虫草”之后,滋补市场又一神奇的产品,价格也陡然提升。一些经营药材的生意人,敏锐地捕捉到这里面的商机,靠收购玛咖发家致富。不仅如此,从种植户家中收购玛咖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胡纯凡就是第一批通过种植玛咖发家致富的人,他的家在云南昭通市昭阳县大山包乡。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云南最早发现最适合种植玛咖的地方在丽江,其中丽江的南溪村又被称为中国玛咖之乡,那里的海拔最适合玛咖的生长,但是后来经过考察,发现昭通的大山包乡也具备种植玛咖的条件。
“刚开始没有什么人种,当时市场还没有掀起玛咖热,而我自己也只种了两亩地。”胡纯凡说,等到年底开始收获的时候,这时候玛咖已经开始慢慢被炒热起来了,刚刚从地里收起的玛咖鲜果,一公斤的价格在四五百元。“我两亩地赚了近1万元,种其他的任何农作物,都没有这个收成的。”
当周边的村民都发现了种植玛咖可以带来高收益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种植玛咖,跟风而上。
一些有实力的农户,还通过组建合作社的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昭通大山包乡一位周姓玛咖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这个合作社从最初的500亩的规模,发展到现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0000亩,加入的农户也有几十户。
不仅仅是昭通,在玛咖种植面积最大的丽江,也同样出现了农户跟风而上的情形,玛咖的产量越来越大。
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昭通大山包上述周姓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玛咖对生长条件极其苛刻,种植地必须要在海拔3500米的地方,对土壤的要求也是极高的,种一年土地要休养七年。“因此适合种植玛咖的土地并不多,但是因为前期效益高,一部分不适合种植玛咖的土地,也都强行种植,最后带来的结果就是产量不断扩大,同时质量参差不齐。”
受此影响,国内玛咖价格也迅速陷入了低谷。胡纯凡说,前几年,玛咖一上市,就有收购商前来收货,基本上都是一口价。“现在则不同了,玛咖收回家后,很多农户都要把玛咖运到人流量大的批发市场,薄利销售。”
记者从丽江一家药材商铺了解到,目前玛咖鲜果价是紫色的120元/公斤、黄色的70元/公斤。如果在去年,市场上根本找不到卖几十元钱一公斤的玛咖。上述昭通大山包周姓负责人表示,“昭通市场里的玛咖干果,去年最便宜的也要卖到三四百元一公斤,贵的甚至到一两千元的。鲜果也要一两百元,今年鲜果已经跌了近一半的价格。“
昭通玛咖产业协会邹秘书长告诉记者,玛咖价格的下挫,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大于销局面已经形成。“玛咖严重产大于销成定局。而中药材作为特殊农副产品,‘少了是宝,多了是草’,喂猪都不吃,因而烂市。药材价格历来是‘兵败如山倒’,即涨得越高下跌压力越大。按目前的态势看,玛咖价格的下跌趋势仍然尚未停止。”
“前期的大量种植,已经对玛咖的价格带来了影响,后期加大种植的农户,2015年都没有太大的收益,有些甚至还出现了亏损。”邹秘书长向记者表示,玛咖市场的确需要冷却,之前的五年,是玛咖产业集中爆发的五年,未来,玛咖的市场一定会迎来一轮洗牌,最终将会迎来更大的机会。
记者观察
投机炒家大量退出 玛咖产品有待消费者认同
过去两年,在云南玛咖种植近乎狂热的时候,大量觊觎商机的资金如潮水般涌入这个行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种带着神秘光环的植物去年价格陡然跌至谷底,部分种植户只能望着地里的玛咖烂掉,不少投机炒家已悄然退出。
国内某知名医药上市企业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部经理对记者透露,公司此前投资的玛咖饮料项目现已叫停。
曾在云南丽江百岁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的邱德意表示,玛咖行业正经历一个非理性的热炒阶段,现在原料供应过剩已经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这种悲观情绪很快会蔓延到整个产业,原本想着投机赚快钱的游资将大量退出。
游资大撤退
去年种玛咖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故事一夜之间变成了种植户口中的传说。丽江一位不愿具名的当地人士告诉记者,在玛咖并不被人熟知前,以丽江为主的云南西部一带是玛咖的主要产区,现在除了云南全省,种植范围开始向四川、贵州、青海等省份扩散。
“去年之前的玛咖生意就是简单粗暴,收购商不还价直接给现金,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本囤货炒高价格。”该人士说,但去年12月开始情况有了变化,原来抢着上门的收购商突然消失了,马路上的外地车也少了许多。
一个来自主要种植区四川省攀枝花市格萨拉乡韭菜坪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初,全村仅仅通过网络等渠道艰难销售出去一千余斤玛咖,不足总产量15万斤的1%。
对玛咖产业有着丰富经验的邱德意告诉记者,玛咖在2013年~2014年相当火爆,来丽江考察的人一批接一批,他所在的企业每年收入增幅在300%以上。如今整个产业遭遇滑铁卢,大部分去年进入、尚未摸清产业情况的企业只能观望,还有大量游资已经撤退。
“玛咖的投入成本不大,投入几十万上百万元就可以建个小厂,从上游收购原材料来加工成保健品、养生酒,或者制成饮片卖到零售渠道,也可以直接从农户那做原料批发,卖给药企和酒企。”邱德意说,赚到钱的是那些倒卖原材料的人,很多游资把钱投到项目上,做得不好就刹车退场。
前述当地人士也谈到,她认识一位福建老板去年投资几千万元建了玛咖饮料厂,结果生产出来的饮料卖不出去,最后企业关门、老板走人。
“玛咖被资本热炒后,很多企业在不清楚水有多深的情况下就跳下来游泳,结果还没沉下去就漂走了。”邱德意打个比方说,去年介入的大批企业正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阶段,撤出就意味着钱打水漂,但眼下行情不好也不敢轻易投入。总体来看,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暴中上游种植户受到的冲击最大,中间在高位囤货,来不及退场的游资也损失不小。
玛咖加工品遇冷
除了原料供大于求的局面严重加剧,一些大型企业已不再像往年一样收购玛咖原料。
记者梳理发现,过去几年为玛咖而来的不乏各种行业的大公司,比如茅台、 五粮液 、 泸州老窖 均与格林恒信公司合作生产玛咖养生酒,山西杏花村与天天生物公司合作生产亚雄牌玛咖酒, 云南白药 集团旗下有玛咖片(压片糖果)产品, 白云山 也于2014年推出“白云山铁玛”玛咖人参黄精固体饮料。此外, 同仁堂 、 香雪制药 、 康美药业 都在云南建立万亩级别的玛咖种植基地。
彼时,资本和企业都对这个被国家卫生部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的商品寄予厚望。中信建投研究院罗樨发表于2012年的一份研报称,香雪制药合作计划在云南建立2万亩玛咖种植基地,对玛咖的开发无疑将完善公司大健康战略且可以提供重要的产品资源。
无独有偶,2014年9月,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白云山“铁玛”与“金戈”可以形成强势互补,分别按照5亿元到10亿元的销售目标,组成广药白云山“伟哥”类产品线。
丽江玛咖产业的业内人士此前曾透露,香雪制药和白云山已经多次到丽江进行洽谈合作,除了想在原料上进行合作之外,还有意渗透到种植层面,但丽江市政府均出于地方产业保护的角度拒绝了其请求。
但令不少企业感到惆怅的是,迄今为止以玛咖为原料的健康产品还难以撬开曾被期许百亿规模的蓝海。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多家电商平台看到,含玛咖的食品和酒水饮料不计其数,仅天猫上搜索就出现超过2000种相关商品,不同品种价格相差一两百元之多。尽管标价较高,不少产品通过“买二赠一”、“买一赠一”的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但销量有限。
记者在广州市区随机走访的十多家零售药店看到,不少与玛咖相关的食品也在促销。有销售人员表示,与定价稍高的加工制品相比,玛咖干果更受消费者认可,一些普通市民会自购煲汤服用。
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认为,市面上不少作为食补调养型的玛咖产品零售价太高,从目前来看,消费者对玛咖的认知度并不高。
国内某知名酒企玛咖酒品牌销售人员对记者坦言,过去市场上玛咖酒品类众多,且参差不齐,使得这一类商品形象受损。实际上,公司玛咖酒近两年的销售总体比较稳定,但受酒类市场大环境所限,公司也不敢大量投入。
有些尚未大规模进军的企业已经萌生退意。记者了解到,广东一家医药上市企业的玛咖饮料项目已在去年暂停。此前,该公司的玛咖饮料原本已开始征名准备上市。近日,该公司市场部相关人士对记者证实,已暂停玛咖饮料项目。
“很多做玛咖制品的企业不愿在研发上投入太多,大企业又没有把这块业务当重点来做,看到市场情况不妙,就可能直接放弃(玛咖业务)。”邱德意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玛咖业务往往只是大企业众多项目中的其中之一,做得好不好对业绩影响不大。但也有投资不如意的故事,他所了解的一家知名酒企就曾从北京花重金聘请团队到云南运作玛咖项目,但因团队对玛咖产业和云南当地风土人情不了解,以失败告终。
回暖或需等三年
在邱德意这样的业内人士看来,今年玛咖价格遭遇滑铁卢,玛咖行业缺乏标准、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是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玛咖产业的崛起需要专业企业来支撑,深加工产品的前景依然很大。
而当地政府对玛咖产业抱有巨大期待。根据云南省规划,至2020年,全省玛咖种植面积将发展到20万亩,干品年产量达2万余吨,农业产值超过25亿元,预计加工销售收入可达500亿元。而丽江的规划量是云南省规划的一半,即至2020年,玛咖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
“现在谈百亿产值还太早,大宗商品在爆炒后价格回归理性,不是没有的事。”在广州从事中药材生意的黄先生认为,由于缺乏标准,商家都是靠忽悠在卖玛咖,消费者也区分不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这轮价格暴跌必然淘汰掉大批抱着投机心态的游资和不规范种植的农户。随着玛咖行业逐步规范,价格有望回归理性。而从整个市场来看,具有保健功效的玛咖依然大有潜力。
黄先生说,原来很多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把玛咖吹捧成神药,比如提升免疫力、抗肿瘤、调节内分泌、抗抑郁,最为熟知的还是植物伟哥。随着产业陷入困境迎来洗牌,企业可以利用这个缓冲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上,避免低端同质化竞争,同时加大对玛咖功效的正确宣传,逐步培育消费者的认知度。
“现在看来,整个行业回暖还要两三年。”邱德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