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零关税
挑战或更大
2015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中韩自贸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据悉,中国在中韩自贸协定最长20年过渡期后,将对90.7%税目数的韩国原产货物实行零关税,覆盖自韩国进口额的85%;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后,中国96.8%的税目将实现零关税。
中澳贸易协定和中韩贸易协定均有一个降税过渡期,对于进口食品行业来说,实际影响并不是特别大。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韩国泡菜和澳大利亚乳制品的降价还需要一个过程。澳大利亚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的乳制品将在4年内免关税进入中国,而韩国泡菜目前25%的关税更是在20年内才会完全取消。专家表示,除了韩国企业更加配合中国公司洽谈工作事宜外,并未感觉到其他明显的现实影响。但这同样也是很大的市场机遇。以韩国泡菜为例,中国人之前很难吃到正宗的韩国泡菜,韩国泡菜在中国市场几乎处于空白地带。进口商若能抓住这一机遇,未来或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2015年,借助相关法规条例的施行,中国进口行业得到了更加规范化的管理。尽管目前还有很多具体条款难以实现落地,但总体来说是法规环境的完善利大于弊。进口企业在关注以上政策变化的同时,还要注意《网购报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广告法》等具体条款内容,最大限度规避风险,把握机遇。
发展态势
进口食品≠好食品
市场营销须靠实力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在国内问题食品屡屡曝光的环境下,国产品牌被贴上了“不安全”的标签。相反,中国消费者为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纷纷寄希望于进口食品。甚至有很多中国消费者认为“进口食品=好食品”。这也是进口食品在中国这个庞大市场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进口食品真的就都是好食品吗?进口食品真的能在“安全大战”中大获全胜吗?随着进口食品数量的快速增长,各类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进口食品头上的光环已消失。2016年,进口食品经销商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市场曾经给予进口食品的宠溺和青睐,已是过眼云烟。
进口食品经销商想要抓住消费者、获得市场,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竞争力。无论是产品品质还是市场营销,都必须靠实力说话。相比非进口类产品,进口食品不再有任何其他优势。
从小众到大众
贴近寻常百姓
有人认为,进口食品是小众化消费产品,消费人群局限于白领、时尚人群,市场容量小。那是过去,现在则不然。随着国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及进口食品上下游渠道的拓展,进口食品正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消费食品,早已进入便利店、商超,进入寻常百姓家。
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大陆进口食品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元人民币。进口食品行业正处在加速起步阶段,而且距离行业巅峰究竟有多远,人们无法准确预判。未来10年,中国80后、90后的下一代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力量。他们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很大,进口食品必将迎来空前的发展。
毋庸置疑,从80后这一代人主导消费市场开始,进口食品将不再是一种小众化食品,未来进口食品将不断大众化。即从所谓的中高端消费群到普通消费者,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甚至覆盖乡镇、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