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办的“长三角跨境食品安全研讨会”上,该局副局长周举文提供的数据显示:“以2014年为例,上海口岸海陆空包括邮件、快件总额,达到1.14万亿元,占全国的27%,占全球的3%。上海港吞吐量连续九年全国第一,其中集装箱连续五年全国第一。”其中,上海口岸进口食品11万批次,计334万吨、90亿美元,增长10%。特别是乳制品、高附加值食品等的进口量大幅增加。而这些到岸食品,不仅流向上海市场,许多还流向了长三角各省市。
可见,市面上进口食品数量的增加,是有切实数据支撑的实实在在之事。那么,市面上的进口食品是否安全呢?为何同样的进口食品会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呢?
差价为何如此大
同一款德国产啤酒,在城市超市卖到20块钱一听,可在街头所谓“自贸区食品专营”之类的小自选店,20块钱可以买四五听。一模一样的包装,一模一样的口感,完全不一样的价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首先,在上海,城市超市以中产以上人群为消费对象,即使国产品牌的黄酒,在农工商超市卖6元的,在城市超市也得卖8元。毕竟,城市超市往往开在大型商业中心里,销售商品的价格会略有提高。
其次,走访调查发现,街头小店售卖的进口啤酒以及其他食品,价格比大超市低,一大原因是商品临近保质期。以城市超市卖20元一听的啤酒为例,其在距离保质期尚有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即流入街头小商店,以10元一罐甚至10元两罐的价格售卖。到了临近保质期,则以10元三罐售卖。甚而,有的小店在其过期一周左右,仍以10元四罐售卖。当然,过期后再卖,已经触及底线属于违法了。
也有个别小超市,在购物小票上加盖一个印章,提醒——“售出商品在保质期内,特此证明”。如果消费者不加注意,买到过了保质期的或者变质食品,也几乎没机会与商家争辩,只得自认倒霉。
如今,大卖场多开设临期食品专柜。其中商品价格大约是正价商品的五分之一左右甚至更低。而街头巷尾一些所谓“自贸区食品专营”之类专卖进口食品的小店,如果售价在城市超市卖价的一半以下,则大多是临期食品。因为其进货渠道本就是在临期商品处理点等处,进价低,商家利润仍可观。
作为消费者,当然也可以选购此类商品,但必须看清保质期,买回家就吃。
除了因超市档次以及临近保质期等原因,还有一类价格差完全是因为商品的产地。同样以啤酒为例,在一些进口商品小店多印有洋字码的黑啤,售价5元一听,仔细瞧瞧,竟然是太仓生产的,所谓中外合资品牌。再仔细看,那花体的拉丁字母,竟然是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的某某“heipi”。一些号称专卖进口食品的小店,无非是将进口食品和小品牌包装洋气者混搭摆放。
检验难度在加大
在“长三角跨境食品安全研讨会”上,有关部门通过实践发现,进口食品与国产食品的检验检疫侧重点不相同。进口食品在原料、制作工艺上,与既往概念上的国产食品比,差别更大,变化更多,有着超越于国产食品的一些问题。现行检验检疫执法标准与进口食品执法应有的标准存在脱节,一些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不是添加非法添加剂之类的化学问题,而是其本身的质量问题,比如偷工减料、掺假、以次充好、冒充产地等等,而采用传统检验检疫方法,不仅浪费检测资源,还存在许多与进口食品特点不匹配的地方,导致检测结果事实上毫无意义。比如一款法国红酒,明明不是波尔多的,它标明波尔多,通过化学检测等手段,又如何能检测出来呢?业内人士表示,传统方式很难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