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行业动态

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受全球瞩目

2015-11-16 来源:121健康网
  
  食品工业应关注营养改善与慢性病防治
  
  当前我国居民从营养状况来看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人们的健康状况与营养水平不断改善。从膳食营养来看,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粮谷类摄入保持稳定,三大营养素功能充足,能量基本得到满足。青少年的身高体重不断增加,贫血和营养不良率在降低。但与此同时,营养摄入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豆类和奶类的消费量较低,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下降,脂肪摄入量偏高,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此外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整个社会也面临城乡差别加大、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加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人和青少年中的超重肥胖率不断攀升,慢性病死亡已经占总死亡人数将近87%;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79.4%。
  
  “我们需要社会各界和民众积极参与到健康行动中来,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素养。在这一过程中食品企业是承担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至关重要。”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表示,食品企业应承担起促进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责任,如限制产品中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游离糖和盐的含量;提供老百姓可负担得起的、健康的和有营养的食品,企业也有责任去开发营养价值更高的新产品。
  
  科学摄入  健康“加油”
  
  对我国居民食用油的摄入建议,江南大学教授王兴国总结为九个字:少吃油,吃好油,用好油。一是少吃油。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的报告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的问题凸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脂肪摄入量过高。肥胖会刺激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的发生。国际癌症组织在2012年对184个国家的癌症死亡率人群分析表明,青少年每年因为肥胖或超重带来大约50万的新增癌症,并且以3.6%的增长率在上升。医学界认为,肥胖可刺激肠道微生物改变,导致生成损伤DNA代谢产物,通过肠道和肝脏触发生成炎症和促肿瘤因子,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而现在我国居民的食用油摄入量已普遍超过上限。二是吃好油。好油评价选择有三要素:相对合理的脂肪酸组成,丰富的有益伴随物,没有或极少危害物质。这是对好油的评价选择。美国康奈尔大学Campell教授研究膳食脂肪与乳腺癌的关系,结果显示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和癌症的死亡率有非常高的正相关,而植物油的摄入量和死亡率没有相关性。丰富的有益伴生物则是指维生素E、甾醇、白藜芦醇、橄榄多酚等伴随物的功能性。此外,油脂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多环芳烃、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油料生长、储运过程中由环境条件引发也会产生微量有害成分,如黄曲酶毒素等,这类物质应尽可能减少。三是用好油。“好油的标准之一是有丰富有益的物质,遗憾的是这些有益物的指标还没有进入到我国食用油标准中。”王兴国表示,他们正在努力将这些指标引入食用油标准,并争取在油脂的加工过程体现出来,这将会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油脂加工产生巨大的改变。此外,如何能得到好油?王兴国提出了“适度加工”,他表示“适度加工”是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的大势所趋,对于改变我国食用油产业现状,实现产业整体水平的国际化,提升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嘉吉公司高级科学顾问Nils Billecke博士介绍,临床实验证明用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有很多益处。其中包括生成人体需要的EPA、DPA、DHA,还可以改善人体血清整体的性质,可以增加脂肪酸的氧化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让低盐食品更美味
  
  钠的过量摄入是导致高血压、心脏病以及中风风险不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每年有170万人口死亡是由于钠的过度摄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都提出相应的建议,成年人每天钠的摄入量应该小于2000微克。然而,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几乎所有国家都超出了摄入量的建议值。而在膳食中,90%的钠都来自于盐,且大多数钠的摄入量是来自于加工食物。因此在加工食品中控制盐的成分,对民众的健康非常重要。
  
  欧洲食品饮料健康声称委员会主席Victoria Anne Betteridge表示,盐的摄入量和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在中国,人均每日消耗的盐远远超过世卫组织建议的6克。盐的使用量必须进一步降低,加工食品企业在这一方面也应采取积极的措施。
  
  她介绍了英国的“控盐”成果情况:长期以来英国对盐的消耗量都非常高,十年之前英国政府要求民众将盐每天的摄入量降到6克,以符合世卫组织的建议。经过不懈努力,英国人把盐的摄入量从每天9.5克降到了每天8.1克。此外,英国还制定了标签制度,以鼓励消费者来看食品中盐的含量;政府与食品行业合作,鼓励逐渐降低食品中盐的含量;并通过大量宣传,提升消费者对食品中盐含量的意识。
  
  然而,在食品中减少盐并不容易。盐会提升食品的口味,也可作为重要的防腐剂。当食品中盐的含量减少时,生产商首先必须确保食品的保质期不会受到影响。更大的困难来自于消费者——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口味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控盐和美味形成了矛盾,且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生产商的利益。
  
  Betteridge介绍,企业的控盐可分为几个阶段:一是思考,了解政府的监管政策,以及监管政策对于产品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二是试着在食品中减少非常少量的盐,并且可以不告诉消费者这个产品盐的含量降低;第三个阶段是大量地减少盐,加一些其他的原料去替代或是进行配方的变化,Betteridge还介绍了一种最新的科研成果SODA-LO,“这是一个减钠的微球,可以大大减少产品中钠的含量,而由于结构是球形,味道不会发生变化。目前在面包、馒头、爆米花等产品都已开始应用。”
  
  重新认识糖与健康的关系
  
  由于糖与肥胖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以及骨质疏松的联系,在营养健康领域,糖是一个有争议的角色。有些消费者谈糖而色变。而食品科学家正在研究糖与健康的关系,试图找出更严谨的答案;以及研究糖的改变,控制糖的颜色和味道。
  
  人们为什么要在食品中添加糖?美国怀特技术研究机构创始人John S. White用一个简单问题引出报告:首先,人们想吃甜的东西;其次,糖有一些功能性的属性,不仅是增甜剂,而且会改变食物的结构,改善保存期,还可以控制湿度,在冰淇淋的使用中可以控制冰冻点等。
  
  墨西哥、美国等地区都面临超重肥胖问题。权威研究报告显示,高果糖、谷物糖浆的消费在肥胖症的泛滥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对消费者而言,他们认为食品中加入糖对身体不健康,实际这也是一个误解,因为水果当中也含有果糖和葡萄糖。”John S.White表示,在过去的10年中,社交媒体快速发展,一些社交媒体开始传播对糖不公正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糖里的热量导致了肥胖,但这并没有科学依据。根据美国农业部提供的1970—2010年的数据,比较人均卡路里的吸收,从2001到2006年的摄入量在过去30年内增加了500大卡,这其中90%来自于谷物、脂肪、油,只有8%是来自于糖,因此卡路里的增加确实导致了肥胖,但是卡路里并不是主要从糖来,所以糖和肥胖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另一个问题是糖对疾病的风险影响。在John S.White的实验中,十周内选择了342个人作为研究对象,检查蔗糖对血脂的影响,发现蔗糖在不同的级别都没有什么变化。在高血脂、高血压、尿酸、骨质疏松病等方面也没有影响。
  
  “这一切导致了各国对糖的消耗量建议值的相互矛盾:美国心脏协会的建议是不要超过25%的能量,这是美国医学碳水化合物报告机构所提出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加糖应该不超过能量的10%,也许应该是5%—10%之间。”White建议科学界应该进一步研究得出这类数据的原因。
  
  近年来在食品工业界,饮料、糖果、乳制品等行业中,果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杜邦营养与健康事业部大中国区应用营养经理王红伟表示,原因一方面是果糖具有一些独特功能,二是它在加工技术方面有一些独特优势;此外,欧盟在2013年通过了对果糖的健康声称。此外,果糖还有益于增强别的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别的糖的甜味释放等等。但是,由于剂量、实验设计和对实验质量控制等原因,果糖的临床研究结论和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别。研究认为摄入范围在50—100克的时候应该是安全的。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