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新修订的广告法开始实施;10月1日,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开始执行。在这两部法律之中,修改最多、触及力度最大的条款都是针对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为了配合法规的宣贯活动,推进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报记者对营养保健食品行业残存的乱象进行了调查。
8月中旬,记者对某个养生养老产业展进行了调查采访。在展会现场收集了近400份参展企业的宣传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初步筛选和分析,发现其中涉及109个食品类产品存在不当声称的违法行为。9月4日,本报刊登《营养保健食品展会频现乱象》一文,对此违法行为进行了报道,在业内引起反响。日前,记者会同业内专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揭示营养保健食品违法行为的种种表现。
无号产品肆意横行市场
细胞食物是一个颇具诱惑力的名词,如果加上“世界上最强的能量细胞补氧产品”的广告语,“富含86种矿物元素”“可快速永久性地辅助治疗疾病,特别是久治不愈、中西医不能治愈的疾病”“适用8类人群近20种疾病”的声称以及“可内服也可外用”的宣传,一定会给人一种神药的印象。然而,这款号称美国原装进口,名为顺势细胞食物滴液的产品,竟然是一个没有任何批号的产品。与其在同一宣传单上的“独一无二”口服液美国顺势氨基葡萄糖维骨素,不仅也没有任何批号,而且还打出了“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认证”的字样。经销这些产品的企业名叫上海顺美投资有限公司,其声称这些产品是“会销最值得操作的产品”,正在火爆招商中。
像顺势细胞食物滴液这样的产品并不在少数。在记者收集的涉及109个不正当宣传产品资料中,无号产品声称功能的46个,涉及功效宣传位于前三位的是:改善心血管功能、延缓衰老、排毒;涉及疾病治疗位于前三位的是:多种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使用不当宣传语言8个:包括“停药”“军队营销”“第一品牌”等。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贾亚光向记者表示,无号产品对于公众健康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无号产品之所以肆无忌惮,就是因为监管上存在盲区。这些产品没有经过国家食药监部门的审批,没有纳入到国家食药监部门的监管系统,同时,这些无号产品多数盗用保健食品和中医排毒等概念,并且主要针对老年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对于既有健康需求又缺乏食品安全知识的消费者具有一定的蛊惑性和诱惑力。所以,他们不会主动抵制这些产品,监管部门也就难以从根源上去除这类产品。
保健食品盗号违法宣传
保健食品因其严格的注册审批程序,应该是食品当中安全信誉等级最高的产品,但是偏偏有一些不法企业盗用保健食品批号进行违法宣传。记者手中的一本博力·康博尔生物药业基地制作的财富手册里,提及“3+9模式”“将军养生模式”“训练营模式”“连环裂变模式”“万城联动模式”等多个会销方式,还宣传多款保健食品,但这些保健食品又是怎样的?
记者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上对这个财富手册里的部分保健食品进行查询,天梦舒胶囊,国食健字G20100791,实际产品名为今亿奥牌茯枣胶囊;天通三清,国食健字G20080495,无此批号产品。在这本财富手册中“2015吸金新品上市空白市场火爆加盟、将军养生福旅模式指导、媒体物料支持、专家会议支持、康复养疗基地支持”的标题下,推广的十几款保健食品中存在多款盗用批号的产品。同时,产品都存在超范围宣传的现象,比如把提高缺氧耐受力说成抗自由基、康复慢性病、延年益寿;把辅助改善记忆说成预防心脑血管硬化,预防老年痴呆。
像博力·康博尔生物药业这样的现象并不在少数,记者整理资料发现109个不正当宣传产品中,有46个或虚假宣传或超越功能不当宣传的保健食品。夸大宣传位于前三位的是:缓解体力疲劳、辅助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力;声称涉及疾病位于前三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骨关节病。
贾亚光告诉记者,盗用批号、虚假宣传的现象,从保健食品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一直是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的对象,经过监管部门的整治和行业诚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从2009年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这样的行为已大幅减少。于是,企业的违法空间越来越小,已经被挤压进会展、会销等灰色地带。但是这种行为的危害性非常大,保健食品的虚假宣传不仅损害行业信誉,更误导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的正确认知。消费者当中存在着把保健食品当药吃、或者说保健食品没有作用等极端错误的消费观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法企业的不当甚至虚假宣传导致的。
普通食品大谈疗效
按照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普通食品禁止声称保健功能,更不能宣传疗效。但是,一些不法营销的普通食品却使用述说功能甚至述说疗效的宣传方式牟利。在本次调查收集的涉及109个产品不正当宣传资料中,普通食品声称功能并且涉及疾病的产品有17个。声称涉及疾病位列前三位的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使用不当宣传用语的4个:主要为绝对化用语,如最佳、最健康等。
比如一家名为乐百岁企业销售的黑蒜产品本是普通食品,却在产品宣传中,将癌症和糖尿病人群、高血压、胃炎、前列腺、肾虚、肝炎、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症等数十种疾病和症状列入了建议食用调养对象,并大力渲染黑蒜中的成分可解除慢性疲劳、冷感症、肩酸、腰痛等症状,可强力抑制动脉硬化的发生。这样的宣传显然是夸大黑蒜作为食品的功效。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向记者表示,国家确实规定一些食用物质为药食同源的食材,但是食品不是药品,也不是保健食品,对于食品的宣传绝对不可以声称明确的健康功效,更不能涉及疾病的治疗。现在一些不法企业钻政策的空子,把普通食品当中的一些成分和功能夸大宣传,实际上,即使是药食同源的食材,如果不把其中功能因子进行提取并按一定的配方生产,不会有任何健康功效,而按配方生产的植物提取物产品就属于保健食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没有经过功能评价的普通加工食品甚至农产品声称健康功能,肯定存在着安全隐患。
监管尚存灰色地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不正当宣传的产品为了达到不法目的,往往借助科学普及的手段,传递错误的健康理念或者生活方式。记者手中就有这样一份宣传资料。一家名为中亚糖尿病产业的机构,打着中国糖尿病研究院的旗号,开展多场健康讲座和赠书活动,公然宣称糖尿病人可以停止药物和胰岛素,并举办多次停药患者座谈会。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销售食品类产品,而让糖尿病患者停药,毫无疑问会对糖尿病人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虽然记者的采访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是从资料的整理中,记者得出这样一些基本结论:普通食品当中主要是以夸大原料成分功效作用和市场营销效果的方式进行不正当宣传;保健食品当中以涉及老年性疾病、慢性疾病为主要夸大宣传目标,另外有近1/4的问题保健食品涉及盗号、套号的问题;无号产品当中多数盗用保健食品和中医排毒等概念,并且主要针对老年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使用绝对化的语言是营养保健食品不正当宣传的主要问题,这些绝对化语言包括第一、唯一的夸大宣传,也包括停药治病等虚假宣传;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慢性病和骨关节病、癌症等疑难杂症及老年人群健康问题成为不法产品涉及的重点。此外,此次收集的资料中有近一半的产品提到招商和财富,借助健康产品销售讲述致富发财之道,以营养保健食品为载体进行集资等金融活动,成为营养保健食品不正当宣传的一个新的动向。一些大型的知名企业也存在不当宣传问题,如某知名药企宣传无号产品。
王大宏告诉记者,营养保健食品不当声称显然是一种违法现象,但是也需要引起监管部门的深度思考,不正当宣传集中的几项功能也是市场需求较多的功能,涉及最多的几种疾病也是社会上普遍多发的疾病,问题背后反映社会矛盾、反映监管缺陷、反映市场需求,值得监管部门关注。当前,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正在制定当中,条例面对的是企业和市场,顶层设计需要监管者的智慧,对于营养保健食品要在遵守法律前提下,实行科学有效的监管,这个理念应当在条例中有所体现。
针对营养保健食品的违法现象,业内人士也提出具体建议:一是对于无号产品违法现象猖獗的问题,应加大整治力度;二是傍名人、傍专家、傍军人、傍大企业的现象严重,应加强监管;三是加强对于涉及营养保健食品会务活动的监管;四是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进行过60多个批次的抽查,这些违法名单不应只停留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网站上,而应借助媒体的力量让公众知晓,形成社会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