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行业动态

我国人参产业发展 进一步呼唤标准化多元化

2015-10-20 来源:中国食品报
  近日,“2015中国人参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吉林通化举行,论坛围绕“资源、科技、战略、发展”的主题,围绕人参产业资源整合、标准质量提高、全产业链追溯、产品科技创新以及“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认为,我国人参产业标准化、多元化发展日趋成熟,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产值增长基础形成
  
  转化率提升是关键
  
  我国是人参生产大国,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其中吉林省的人参产量约为全国总量的85%。这与吉林省把人参产业打造成吉林省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战略决策密切关联,该省实施的人参产业振兴工程,对人参的生产规模进行有序调控,促进人参质量安全水平提升,进一步推动人参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吉林省农委总经济师夏季介绍说,该省目前已经开发出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日用化工品等系列产品近千种,2014年人参产值实现404.5亿元,比人参产业振兴工程实施前增长了5倍。
  
  在“互联网+”思维推动实体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背景下,环球医药控股集团在2014年9月推出的人参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全面采用国家标准与实行规范化操作流程,增强我国野山参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该交易模式打破人参产业传统销售格局,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成交总额超过800亿元人民币的业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大宁指出,2015年全国人参种植面积约为12000公顷,已初步进入基地化、规模化发展轨道,种植面积、产量都相当可观,具有较高集中度,种植业产业化基础已经具备。但是,我国人参产品的转化率还需提高。而标准的制定是解决人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据吉林省参茸办公室的冯家介绍,当前,人参有国际标准10项、国外标准9项,我国对于人参建立起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14项)、地方标准(73项)、企业联盟标准(31项)和企业标准(1000多项)等各级标准,但覆盖面不全,人参种植技术规程、人参初加工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居多,而人参及其制品的安全限量标准和人参产品追溯方面的标准数量很少甚至空缺。标准缺失、体系不健全、修订不及时、标准不统一、制定经费不足、宣贯不得力等现象,亟待行业和政府部门重视。
  
  多方联动
  
  助推人参产业标准化多元化发展
  
  健康中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在今年两会上正式提出来。随着《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及《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政策不断推进,各级政府对中药材的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持续发展都相继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
  
  专家表示,在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动下,我国从人参产量大国走向人参产业强国,应采取多方联动方式,从六个方面共同推动人参产业标准化、多元化发展。
  
  第一,推动人参产业资源有效整合,加强整体产业链资源管理,以产业整体面对国际市场,使中国人参产业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及定价权;
  
  第二,推进国家人参产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有效对接,实现中国人参产品与国际市场相互免检认证,使中国人参产品行销全球无障碍;
  
  第三,通过引入7S地道保真人参全产业链质量标准化控制体系,依托权威的科学检验鉴定机构、联合独立的第三方产品仓储存管,使上下游人参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树立人参产业的市场公信力;
  
  第四,引入更高科技含量与附加值的人参工业制造,增加人参产品科技研发含量,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人参全产业链整体价值与价格提升;
  
  第五,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互联网+”的模式令产业和产品快速、高效地与国际市场接轨;
  
  第六,加强产业与政府的沟通,提高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进人参作为药食同源产品面向广大消费市场。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