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
“转基因”标识多用于食用油
昨日下午,新京报记者来到北京市东城区一家大型超市,发现转基因食品标识多集中于食用油产品,尤其是大豆油。
该大型超市内金龙鱼、福临门、汇福等多个食用油品牌旗下的大豆油系列均在产品标签上标明了其产品“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字样。金龙鱼1:1:1调和油、福临门调和油均标有其产品“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及转基因油菜籽”字样。
针对油类非转基因产品,如玉米油、花生油等产品,以上多个食用油品牌均在包装显著位置标明“本产品为非转基因产品”字样。
记者发现,“非转基因产品”多标识于食用油瓶身正面,使用较大号字体标注。而“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及转基因油菜籽”等字样均在食用油瓶身侧面使用黑色小号字体标识。
食用油之外的其他食品,包括大豆粉、玉米粉等加工产品,以及番茄、玉米等农产品,记者均未发现有转基因或非转基因标识。该超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转基因食品标识多集中于食用油,尤其是大豆油,此外,该超市内售卖的番茄、玉米等农产品中没有转基因食品。
■ 链接
《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的,要标注“转基因××食品”或“以转基因××食品为原料”。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的“5类17种”包括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番茄五大类的种子及其直接加工制品。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为: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