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行业动态

食安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有何变化?

2014-12-23 来源:新京报
  聚焦1

  未按规定标识转基因可责令停产
  近年来转基因食品领域争议不断,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因此备受关注。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汇报草案修改情况时说,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已经规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示制度,一些国家也在法律中规定转基因食品应当在标签上予以明示。
 
  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二审稿增加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标识。”
 
  如果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未按规定进行标识,根据二审稿,将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不足10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0000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解读】

  不是所有转基因食品都要标识
 
  有关人士透露,并不是市面上的所有转基因食品都需要标识,哪些食品需要标识农业部门已有具体规定。2002年,农业部公布《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制定了首批标识目录,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大豆、玉米、番茄、油菜籽油5类17种转基因产品,进行强制标识,其他转基因农产品可自愿标识。
 
  由于已经12年没有更新,这份目录不断被质疑。今年10月,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知识产权处处长寇建平解释,近年来中国批准产业化种植、进口,作为食品加工原料的农作物,没有增加和改变,如果中国批准转基因水稻等产业化种植,目录肯定会更新。
 
  聚焦2

  发布食品安全信息无需“事先核实”
 
  今年6月提请审议的草案一审稿规定,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应当事先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实情况。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本次提请审议的二审稿,将这一规定删除。
 
  二审稿同时增加规定,媒体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在保护举报人方面,二审稿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解读】

  删除“事先核实”加强媒体监督
 
  自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以来,很多食品安全事故都是经媒体曝光后才得以被关注和处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一审稿中,提出发布信息须由监管部门事先核实,曾引发争议。6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有常委会委员提出,这一规定将使得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权由政府部门单向掌控,公众监督会被削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人士介绍,考虑到加大媒体监督力度,二审稿删除“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应事先向监管部门核实”的规定。为保证媒体发布食品安全信息的客观和准确,二审稿新增媒体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追责规定。
 
  聚焦3

  用过期原料生产食品可追刑责
 
  二审稿对法律责任做出了较大幅度修改,新增规定,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等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责,不构成犯罪的最高可罚货值金额20倍的罚款。
 
  二审稿对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这类严重违法行为,首次增加人身处罚,可拘留责任人。此外,还加入了“明知他人违法生产经营食品仍提供场所”的连带责任。此外,二审稿进一步加大惩罚力度。一些原来规定范围在“2000元至50000元”之间的处罚,被认为裁量幅度过大,下限上升至10000元,部分“5000元至20000元”之间的罚款也被调整为“20000至50000元”。
 
  【解读】

  明确责任避免“福喜事件”再现
 
  今年7月,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被曝使用过期劣质肉而被调查。本次二审稿明确了“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有食品安全专家表示,明确对使用过期原料生产食品的追责,可确保整个食品生产流程的安全,有望防止福喜事件再次发生。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