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尽快让百姓看到改革成效,增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信心,是摆在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面前的重要任务。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主要问题,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今年来部署开展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行动。
保健食品"打四非"
保健食品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和非法宣传是保健食品生产销售领域的痼疾。
为此,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3年5月开始,精心组织,全面调度,组织开展了保健食品"打四非"专项治理行动,严惩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净化了市场,震慑了违法违规分子,提振了公众消费信心。
据统计,保健食品"打四非"行动中,截至10月底,全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检查保健食品企业49.01万家次,发出协查8111批,立案10698起;查扣违法保健食品136.5万盒(瓶)、192.6万粒散装胶囊和4000公斤原料,涉案货值达5亿多元,罚没金额近8万元;责令停产停业797家,吊销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47家;移送公安部门违法案件468件,移送工商部门非法宣传案件3907件;抽验保健食品13669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1688批次。
药品领域"两打两建"
药品安全问题关乎健康,危及生命。7月17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召开全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药品领域"两打两建"行动,即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生产,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经营,进一步加强药品生产经营规范建设,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管机制建设。
为期半年的"两打两建"行动,是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建以来在药品领域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的第一项重大行动。在行动中,全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检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近46万家次,立案4万余起,责令停产停业1100余家,吊销许可证65件。
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药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缴获假人血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15000余瓶;江苏省连云港市破获"12.25"利用网络制售假药案,成功捣毁生产假药窝点3个,销售窝点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涉案金额1500余万元。
婴幼儿配方乳粉综合治理
乳制品质量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提升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作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突破口,关系到提振消费信心,保障公众消费安全。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把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着力建章立制,严格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
6月16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等九个部门共同起草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五不准"政策,即不准委托加工、不准贴牌生产、不准分装生产、不准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准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粉)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为全面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参照药品管理办法,从严强化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经营管理,严格生产许可;参照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模式,要求生产企业全面实施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建立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和原辅料使用备案制度。同时,要求生产企业自建自控奶源,严格生产过程控制,并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落实有奖举报制度,鼓励支持媒体和消费者参与监督,努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