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17时至23时,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蹲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晚上医院会空一点?人流量有多大?去医院就能测流感病毒吗?抗流感药磷酸奥司他韦还买得到吗?医生们连续两个月加班,给患者看病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记者给您带来一线报道。
第三篇:给晚上带孩子看病的家长4点提醒
大半夜的杭州,这里还是灯火通明、人山人海。
走进浙大儿院滨江院区,多位医生告诉记者,这波流感太厉害了,传播范围实在太广,你们提醒下家长,人多的地方不要把孩子带去。
夜间7到9点是就诊高峰,二楼候诊大厅里人来人往,哭声、咳嗽声、喷嚏声此起彼伏,B区普通内科、输液区门口的家属患儿熙熙攘攘。“真的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站在B区门口的记者同事说。
而在诊室内,白大褂上一张张疲倦的脸,开口就是沙哑的喉咙,累到不想清洗的油发,有时忍不住不耐烦地回答,一支写了一天病历就写完的笔,一个从开始看病到看完所有病人都未曾打开的水杯……都是高负荷加班两个月给儿科医护人员留下的痕迹。
提醒:针对近期冬季儿科就诊高峰情况,省疾控中心对流感疫情进行监测和分析显示:2018年至1月16日,我省共报告流感15528例,其中14岁及以下为发病主要人群,0到6岁人群报告发病6150例,占39.61%;7到14岁报告发病4334例,占27.91%。2018年这半个月以来,全省报告的14岁及以下流感病例显著高于2017年12月(增加了1.36倍)及2017年同期(增加了15.15倍)。
医护加班加点
气温反弹,浙大儿院两个院区的门诊量又回升,16日单日门诊就诊人次达到12186。
16日晚,除了普内科9位医生、急诊内科8位医生外,浙大儿院夜间特需门诊还有15位医生坐诊,而正常情况下,夜间特需门诊坐诊医生仅4名。加班的医生中,除了医院从病房、教研组抽调来支援门诊,还发动了党员夜间加班,每晚5个党支部各抽派1名党员医生夜间坐诊,直至就诊高峰结束。
解春红主任医师、袁哲锋主任医师、冯春月主治医师、朱履昌主治医师、胡玲玲主治医师……他们都是白天从8点半上到下午四五点,然后紧接着5点后又来支援门诊,一直到晚10点左右才收工。这意味着,在医院上班的时间超过了14小时,而这样的“额外工作”他们每个月要轮到五六次。
他们告诉记者,在急诊科轮岗的年轻医生更辛苦,看诊、抢救都要兼顾,上班时间有时是前半夜,有时是后半夜,有时是“白+黑”,生物钟混乱、休息很不好。B区的普通内科人流汹涌,前半夜的普内科医生每个人大约要看百来个患儿,为此他们经常看到凌晨两三点。“成人免疫力相对较强,但我们多位医生和护士还是被病毒击中,陈振杰医生自己打着点滴还坚持给患儿看病,我们护士发热头痛还要撑在那里。”急诊科的一位护士告诉记者。
在晚9点15分时,原本可以收工的胡玲玲还在等待一个患儿的检查结果。“这个2岁的小女孩白天在专家门诊看过,然后在输液区打点滴,但家长发现孩子呼吸不对,就跑过来拜托我加个号,我一看孩子的确呼吸急促、心率过快,就赶紧给她加号,然后送她到抢救室去进行氧合。”
同样给患者加号的还有冯春月。这不是普通的加号,加一个号意味着晚至少30分钟回家陪亲人。在诊室分流的孩子们,他们的检查项目都集中到检验处,那里排起了长龙。以前半个小时不到就出结果的血常规,现在高峰期要近两个小时。“有一次晚上家里老人给我打电话,你快回来!你自己的娃不行啦!”虽然说起这件事,冯春月医生是笑着说的,但背后的辛酸当妈的人能感同身受。
“儿科(医生)不够成人(医生)凑、成人(医生)不够兽医凑、兽医不够屠夫凑……”虽然,浙大儿院几位儿内科的医生戏谑自己工作压力大,但他们依旧坚持在一线。
不去家门口的医院
也是迫不得已
蹲点中发现,家长问最多的问题是“医生,什么时候能退烧?”“为什么这么久还不好?”“不肯吃药,会吐出来怎么办?”“医生,是不是流感?”一位来自余杭的家长充满疑惑,就诊完后还往返诊室4次咨询医生问题。“我是真的不懂,问大医院的医生,我就放心点。”
晚8点,记者在挂号大厅导诊的黄师傅身边站了一会儿工夫,他一直在反复回答患者的问题。黄师傅说,晚间的普通门诊和急诊挂号窗口都是不分的,如果情况特别紧急的,可以先到抢救室导医台检查之后,由抢救室开具急诊单,再到挂号窗口挂号,从而保证患儿及时就诊。
“能解决多少问题就解决多少。”黄师傅说,一般家长询问怎么挂号、科室怎么走等问题,他基本都能帮他们解决,但有时候碰到问做什么检查之类的专业性稍强一些的问题,他则建议家长去导医台咨询。“其他倒不怕,最怕病人家属吵架。”黄师傅感叹说。如今49岁的他,每天晚上7点上班、早上7点下班,“时间长了,对于这样的夜班也习惯了,医生更辛苦,本来12点下班的,经常工作到三四点才看完所有病人下班。”黄师傅说。
记者发现,晚上赶到医院看病的除杭州主城区,萧山、余杭、富阳、临安的患儿很多,还有诸暨、安吉、海宁、桐乡、东阳等地来的。
为什么家门口的医院不看,要跑到大医院排队,这样看病不折腾吗?
从海宁赶来的虞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是前天晚上来的,后天还要复诊。孩子现在有些咳嗽,但已经好了些。“在本地医院挂了4天的盐水,还是咳得很厉害,最后孩子自己提出要来杭州看病。”
带着孩子,和婆婆一路从海宁赶到杭州,虞女士也讲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大医院的医生看病想得比较全面,有些问题是县级医院医生想不到的,如果县级医院的水平能进一步提升的话,我们看病就方便了。”她说,浙大儿院输液只开两天的量,如果以后能多开一天的药,让外地的病人能将药带回自己家去挂,在精力和路程上就省心些。
“我们也不想来大医院排队看病,但流感这么厉害,我们哪里敢掉以轻心?”从诸暨赶来的张先生说,如果基层医院的儿科水平像省儿保这样,他们当然愿意留在当地看。“去年带着孩子拉肚子去社区医院看,结果连是不是轮状病毒感染都没办法检测。”来自丁桥的戚先生说。
温馨提醒大家
这几点特别注意
一、流感病毒检测、开证明只能白天来
浙大儿院流感病毒检测标本接收时间是上午8点到下午4点半,所以,夜间去医院看病的不能做这项检查。
有家属说孩子流感好了,但是回学校要医院开证明。注意,医院晚上无法开证明。
“磷酸奥司他韦时有时无,好在流感是自限性疾病,精神状态好的话等身体慢慢抵抗也能自愈。”冯春月医生说。
二、交叉感染很厉害!去医院记得戴口罩
冯春月医生接诊了一个满脸、全身都是红疙瘩、有些还是水泡的小宝宝,确诊是水痘后再问患儿妈妈“家里有没有人得水痘”,妈妈这才告诉医生,自己得水痘刚好。更让人担忧的是,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子。
在冯春月坐诊时,有3对患儿是兄弟姊妹,一个生病了,另一个也紧跟着生病。还有是妈妈生病刚好,孩子就接着生病;从社区打完疫苗回来第二天就发热,吃药也不退烧。还有患儿流感好了,又得了轮状病毒肠炎,反反复复生病。
在陪女儿吃晚饭的柴女士说,家里有两个宝宝,老大前段时间感染到病毒,之后反复发烧,没过多久自己好了,便没有到医院来看;但小女儿病了之后反复发烧,烧到了40度,还有打颤、抽筋的情况,就只能送医院来就诊了,发现是肺炎。“一直都不想来医院的,怕二次感染,但老二的情况实在没办法。”
三、乙型Y株流感正在减少,甲型在增加
解春红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现在感染乙型流感病毒的孩子在减少,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孩子在增加。另外据省疾控消息,15岁以下儿童感染的流感病毒型别以乙型Y株为主,占阳性标本的44%,并正在逐渐减少;而乙型V株、甲1和甲3型占比56%。故目前的流感疫苗接种仍然有效。
四、就诊尽量不要迟到
“请37号***到特需门诊*号诊室就诊……”叫号机喊了多次,却迟迟等不到这位37号的小患者。袁哲锋医生跑到隔壁诊室打了个电话,发现家属还在路上。孩子妈妈表示非常抱歉,因为这意味着,走完看诊、验血等流程,接诊医生要等到至少10点半方可下班,而第二天8点半又是新的一天门诊了。
所以温馨提醒,为了医生能早点下班,以养足精力应对第二天坐诊看病,患儿家长尽量按秩序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