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巯嘌呤片”这一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必备药在全国多地形成“药荒”一事引发多方关注。1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此事作出批示,“白血病患儿缺药将使这些家庭雪上加霜,要将心比心,高度重视所反映问题,抓紧采取有效措施,特事特办,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切实缓解患儿家庭的‘用药之痛’。”
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获悉,通过国药批准文号允许生产“巯嘌呤片”的浙江药企有三家,分别是浙江浙北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停产多年,浙江浙北药业有限公司由于之前生产线改造,于今年3月份停产“巯嘌呤片”,7月份试生产第一批片剂,9月份接受食药监等相关部门检查,11月17日通过浙江省药品认证中心的GMP认证并获得证书后,第一时间启动销售。目前,浙北药业有限公司已将约6万瓶(300万片“巯嘌呤片”)药品供应给全国总经销商广州奥尔诚药业有限公司,其中近15000瓶已于21日发货,预计在本周送往全国各医药公司和医院。
“巯嘌呤片”可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葡萄胎等,属国家基药品种,且是儿童白血病治疗的骨干药物。这种价廉物美的药物,却因“市场总体容量小、生产成本高、产品中标价格低、没有原料药”而面临停产,一度让患者家属和医生“犯了愁”。
其实,除了这两天处在舆论风口的“巯嘌呤片”短缺外,廉价救命药缺货、断货、消失的现象一直存在。如眼科领域最典型的断药是“丝裂霉素”,省内妇产科医生普遍反映“麦角新碱”已消失多年,而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治疗儿童肿瘤的放线菌素D等多种廉价药都曾出现断供情况。
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药品短缺问题,明确要求抓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为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以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今年6月,由国家卫计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执行《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我省除了贯彻落实9部委意见外,还从紧急药品采购上积极应对。今年6月,省卫计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为应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重大突发事件和病人急(抢)救等特殊情况,对紧急采购药品或医药储备药品的,可特殊处理,相关医疗机构须及时将采购信息报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上传省药械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