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新的器官“上岗”,担负起生命的运作,6位器官衰竭的患者一只脚已踏进了“鬼门关”。
因尘肺导致呼吸衰竭的两位家庭“顶梁柱”只能躺在床上,靠吸氧维持呼吸;20岁出头就出现心功能衰竭的年轻小伙可能没法安然走过2017;一周三次血透靠机器排尿的尿毒症患者还将承受生不如死的折磨;患有罕见肝病的48岁男子生命只剩下倒数……
因为器官捐献,6个在绝望中苦苦挣扎的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
11月22日下午1点至晚上9点,一场生命接力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手术室内上演。两台肾脏移植手术,两台肺移植手术,一台心脏移植和一台肝脏移植手术同时进行,6位器官衰竭的患者就此重获新生。他们体内的“新”器官,均来自一名突发意外的中年女性。
而她的一对眼角膜也已捐出,将帮助2人重见光明。
据悉,6台大器官移植手术在一家医院同时开始,并在8小时内顺利完成,在浙江省内尚属首次。而两台肺移植手术同时进行,在浙医二院也刷新了历史。
6分钟只能走120米靠吸氧“续命”
“换肺”后他们终于能畅快呼吸
44岁的张强(化名)来自温州,早年在开矿工地打工,长期吸入粉尘,整天咳嗽不断,但他仗着年轻底子好,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5、6年前被诊断为重度尘肺。此时他已呼吸困难,走几步就气喘吁吁。
去年,张强的肺“爆了”,换成正常人,做一个简单的胸腔镜手术就能“补”好,但他因病无法接受手术,只能挂一根手指粗的胸管,一挂就是一年。
今年以来,张强病情不断加重,要靠吸氧维持呼吸,稍一动就会呼吸困难。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却丧失了劳动能力,张强觉得人生灰暗。
医生说,这个病发展到最后,肺会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呼吸衰竭而死。肺移植,成了张强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与张强一样,对50岁的赵武(化名)来说,一颗健康有活力的新肺,是他的救命稻草。赵武也是重度尘肺患者,靠吸氧“续命”。长期受疾病折磨,他嘴唇发紫,整个人异常消瘦,只有80多斤,6分钟的时间只能走120米。
如果不将千疮百孔的病肺换掉,张强和赵武面临着呼吸衰竭。移植手术迫在眉睫。
昨天,两人终于等到了肺源。下午1点左右,张强和赵武被推进手术室,两台肺移植手术同时进行。3小时后,健康的新肺在张强体内散发着活力;5小时后,赵武的手术也顺利结束。据悉,两人目前恢复良好,特别是张强,已经拔掉了气管插管,可以说话了。
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换心”重生
肾、肝移植患者都在稳定恢复中
与此同时,心脏移植手术也在紧张进行中。
手术台上,等待心源的是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方泽(化名),他是马凡氏综合征患者。
浙医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董爱强介绍,马凡氏综合征属于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高高瘦瘦是人们对于这类患者的第一印象。“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受累是最危险的病变,尤其是造成患者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易出现主动脉瘤破裂出血,严重时可造成猝死。”
因为马凡氏综合症,方泽身体最粗的动脉血管变得又薄又脆,5个月前因主动脉夹层做了大血管替换手术,然而,由于心肌缺血时间过长,他的心功能越来越差,唯有“换心”才是出路。
也因为马凡氏综合症,移植手术变得困难重重。一方面,方泽胸骨凹陷,最凹处几乎贴到了脊柱,新的心脏需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另一方面,方泽个子太高,供体放入后血管很难接上。
董爱强等人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手术。今天,方泽已经脱离了呼吸机,预计一周就能出院了。
浙江在线记者了解到,两名接受肾移植的尿毒症患者,也在稳定恢复中。“一位患者的尿量已经达到了1500毫升,另一位接近1000毫升,这说明新的肾脏已经开始工作了。”浙医二院泌尿外科主任肖家全说,此前,两人一周要做3次血透,只能依靠机器排尿,生活质量很差。
而接受肝脏移植的患者,患有罕见病布加综合征,肝脏下腔静脉入口狭窄,回流不畅,有严重肝硬化以及小肝癌,如果不进行移植手术,5年生存率只有10%~20%。手术进行了5个小时,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转入普通病房。
器官捐献让生命得到延续
目前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胸外科副主任吴明表示,肺移植在器官移植中难度排榜首。因为肺是人体与外界大气相通的器官,也是最容易受感染的一个器官,所以在器官捐献以后,对供体器官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肺的保鲜期短,供体来源有限,因此很多病人在移植前需进行漫长的等待。“可惜现状是病人大多来得太晚,到了濒危才考虑肺移植,这时已经很虚弱了,往往有许多病人等不到肺源就去世了。”吴明说。
11月23日是感恩节,浙医二院举行了第三届移植患者健教会,来自省内外百名心、肝、肾移植患者交流术后心得。他们说,器官移植让他们的生命得到延续,现在他们已经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教授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浙医二院已完成近300例器官移植手术。他说,唯有“感恩”二字能表达他的心情。作为医者,他感恩捐赠者和家属的大爱无疆;作为领导者,他感恩兢兢业业不畏艰难的移植团队。
器官移植,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重生。在我国,排队等待“生命礼物”的队伍很长,但器官供体却十分稀缺。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患者数量庞大,现在每年约30万人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病人中,仅1万多人有机会获得器官移植,供需比例为1:30,器官短缺依旧是制约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理念的改变以及宣传力度的加强,自愿、无偿捐献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浙医二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梁廷波说。
据悉,2016年,我国公民逝后自愿器官捐赠达到4080例捐献,捐献数量跃居亚洲第一,PMP(每百万人口的实际器官捐献率)由6年前的0.03上升到2.98。
2016年12月底,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管理的“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网站开通了支付宝“一键登记”通道,极大地方便了民众了解并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器官捐献报名登记人数276082人,共实现器官捐献11977例,捐献器官32984个。
除了支付宝一键登记,在本人有意愿的前提下,还可到当地红十字会进行登记,或是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