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费降了药剂师却多了 医改让资源配置更合理
本次省级公立医院改革中“药品零差价”最受关注,从2009年的43%到2013年的32%,省妇保医院在医改前就一直做着降低药占比的工作。药占比下降是不是意味着配药的药师就能减少了?
“虽然我们医院的药占比不是很高,但是服务孕妇、新生儿对于用药的合理性得格外谨慎。”浙江省妇保医院院长林俊介绍,为了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省妇保设有静脉配置中心和临床药学中心,并招聘了一批药学专家,特别服务肿瘤科和新生儿科。林俊表示,肿瘤科涉及到一些化疗药物,新生儿科和产科关于婴儿、孕妇、哺乳期母亲的药用剂量、药品选择等问题,需要最专业的一批药学专家给予最科学的照顾——这样也能让病房护士能脱离化药的工作,专心照顾好病人,还可以更好地做到安全防护。“坚持每月一次的处方点评、抗生素点评、药理培训分享——这些都是为了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林俊表示接下来省妇保还将扩大这两个中心的配置,最终将服务延伸到全院科室。
再生育门诊应运而生 妇产科“航母医院”的与时俱进
省妇保每年接待近150万的门诊人次,核定床位1120张,婴儿床260张,即使在全国看来,这也是一家妇产科的“航母”医院。“在专科领域,我们要想在最前面,做在最前面。”浙江省妇保医院院长林俊认为:作为全省最权威的妇产科医院,就得为孕妇家庭想更多。
早在2001年,省妇保医院就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的省级产前诊断中心,这是浙江地区预防出生缺陷建立的一道重要防线。产前诊断中心在全省各地市相继建立了分中心,通过远程会诊、实地教学等带动全省产前筛查和诊断工作,研究发展更准确有效的筛查方法,帮助各地区转诊的疑难病例进行会诊。
2014年1月17日,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省份,而在2013年11月27日,省妇保就已开出“再生育咨询门诊”。
“第一胎和第二胎的生育,对孕妇身体素质的要求会不一样,特别还有一些40岁以上的高龄产妇,‘再生育咨询门诊’就是为这类特殊人群提供更专业更便利的服务。”浙江省妇保医院院长林俊透露,为了迎接可能激增的生育人群,省妇保“螺蛳壳”里做道场,有些医生护士的办公室甚至被“挤”到了走廊尽头;而重新规划的3号产科楼增加了180个床位,让准妈妈们有更好的住院环境。
公益行动展“天使之翼” 做女性健康的守护者
现在到省妇保医院,常能看到穿着红色马甲的微笑志愿者,他们有个很美的名字叫做“天使之翼”。浙江省妇保医院院长林俊解释:“来我们医院就医有不少行动不便的孕产妇,为了让他们提高就诊效率,我们成立了‘天使之翼’志愿者服务队伍。”目前第一批共有400名,他们经过定期规范化培训之后,会承担导医、照护等贴心服务工作。医院为鼓励志愿者,还推出就诊免挂号费、专家号优先、赴国外考察志愿者服务等人性化政策。省妇保院的孕妇学校、名医讲座,也对志愿者免费开放。
全省性大型义诊活动周、对宫颈癌或乳腺癌经济困难的减免手术费、对口支援县市妇幼保健医院及科室……“成为女性健康的守护者”在浙江省妇保医院院长林俊的理念中,“天使之翼”志愿者服务只是浙江省妇保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一个方面,满意度调查、开设多元化门诊,一日门诊手术、一日病房手术等,尝试更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缓解“看病难”、“住院难”。
“医疗应该是医院最核心的工作。”作为一名医生,省妇保医院院长林俊最开心的“是做一台漂亮的手术”,但作为院长,他认为专业上的领头羊固然是肩上的责任,提升全省妇女的健康水平更是一直守护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