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浙江省手足口病新发病例2203例,3月增长到12648例,死亡1例;4月,新发病例33370例,死亡2例。”这是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官网通报的关于手足口病的一组数据。
16个月大的宝宝因手足口病严重成脑炎
在杭州儿童医院感染科病房,记者见到了16个月大的手足口病患者诺诺(化名),刚刚打完点滴的他正依偎在妈妈怀里,显得精神不是很好。
说起诺诺发病的过程,妈妈徐女士告诉记者,在一个星期前的夜里,囡囡(小名)出现了轻微的发烧症状。但因为是夜间也就没在意,可第二天早上就发现宝宝口腔里长了像“口疮”一样白白的东西。徐女士赶紧带诺诺到社区医院就诊。
社区医生检查过后,发现诺诺的臀部已经出现了红色丘疹,高度可疑手足口病。徐女士赶紧又带宝宝来到手足口病定点诊治医院---杭州市儿童医院。
“除了发烧,这时候宝宝已经出现‘抖动、惊跳’等并发症状了。”徐女士说,多亏了邵主任他们,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邵启民主任说:“送来我们医院时,宝宝不仅一直高烧、精神很差、嗜睡、肢体频繁抖动,还出现血压增高、呼吸心率增快,胃口也不好。实际上这是孩子出现病毒性脑炎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对宝宝的危害会很大。”
“宝宝才16个月,既没有读幼儿园也没有接触其他的患儿,怎么会出现我手足口病呢?”徐女士当时非常不理解。
邵启民主任说,和其他肠道疾病一样,手足口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近距离的飞沫传播,另一个就是直接接触。比如小朋友之间互相抚摸、拥抱甚至打个喷嚏等都有机会感染手足口病;当然父母的双手如果曾经接触过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如果不及时洗手的话,很可能间接感染给宝宝。
“经过一系统抢救后,现在诺诺已度过了危险期,但要彻底康复,预计还要五六天的时间。”邵主任说。
手足口病定点诊治医院:杭州市儿童医院 |
浙江发病数居全国前四,并出现了死亡病例
不仅浙江,3月中旬以来,全国的手足口病疫情都呈明显上升趋势,位列所有传染病疫情之首。
5月6日,邵启民主任曾参加了国家和省卫生计生委召开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了全国的疫情情况:今年2月,全国手足口病新发病例为40802例,到了3月,这一数据变成153141例,死亡34例;4月,新发病例数达到426347例,在全国共报告的511001例丙类传染病发病病例中排在第一位。
“而浙江今年的疫情特别严重,有数据显示,这两个月来,发病人数一直居全国前四位。”邵启民主任说,对比2013年1月发病数5249例,2月2519例,3月6101例,4月10877例,无死亡病例的数据,今年的疫情要严重的多。
3岁及以下年龄段儿童多发,可能与气候偏暖有关
今年疫情为什么严重?邵启民解释说:“先要从手足口病疾病本身来分析。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邵启民主任说,人对这种肠道病毒普遍易感,而且导致的危重病例也多,尤其是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另外,我觉得气候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从去年春节以来,杭州乃至浙江省的气温一直偏高、降水量多,给手足口病这样的肠道传染病繁殖、传播创造了比较适宜的环境。”
“根据以往的监测,每年手足口病有两个高峰期:五六月份和九十月份,其中又以五六月份为一年中的最高峰。”邵主任说,除了气候因素,这可能和幼儿园小朋友的放假时间相关。五六月份发病人数上升较快,到7月份,幼儿园放暑假,彼此交叉感染机会减少,病例数就会迅速减少。到了九十月份,学生上学,病例数又会增加。”
邵主任提醒说,接下来的五六月份,手足口病的病例数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大家要关注疫情发展,并做好防护准备。
家长也要养成每天早晚观察宝宝手心、脚心的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家长和幼儿园要及时发现宝宝症状
手足口病是国家丙类传染病,是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较轻,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预后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但少数危重病例可合并严重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脑脊髓膜炎、肺水肿等病症,病情会比较凶险。
“很多手足口病的重症患儿得不到及时救治,主要是因为家长无法识别重症病例的症状。”邵启民主任提醒说,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作为第一监护人,一定要特别留意小朋友的症状。
幼儿园是宝宝的密集聚居区,在疫情高发时期一定要落实好晨检制度。可早期发现有症状的孩子,提醒及早就医,避免交叉传染。
家长也要养成每天早晚观察宝宝手心、脚心的习惯。邵启民主任说,手足口病往往发病突然,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一般会有发热、口腔疱疹,手脚、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患病小朋友得病头两天,有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像感冒的症状,如果口腔有溃疡,小朋友会流口水,食欲不振。
最后一条很关键,要培养小朋友爱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孩子饭前便后并消毒液洗手;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孩子的奶瓶、奶嘴和餐具使用前后要清洗消毒;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少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并避免接触已生病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