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公布“分级诊疗”新医改举措,将在淳安县、宁波市北仑区、宁海县、文成县、永嘉县、乐清市、平阳县、海盐县这8个县区首先启动试点。分级诊疗的目的是对大医院进行分流,小病就近上社区等基层医院,有需要再由基层医院将病人转诊到大医院,而大医院则重点诊治重症和疑难疾病。
一说起到社区或基层医院就诊,很多人的疑问是:“医生好不好”、“技术好不好”?那浙江已做好这方面的基础准备了吗?基层医院的设备、管理、医技水平足够吸引和承担患者本地就诊需求了吗?
吸引患者本地就诊:医疗资源“双下沉”承担提升基层医疗服务重任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伟杭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现状是“三级医院水泄不通、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大医院特别是城市三甲医院就医流量巨大、医务人员超负荷运转,专家号一号难求;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人数相对较少,情况恰恰相反。”
大量患者涌到三甲医院就诊,医院超负荷运转,医疗服务跟不上,最终导致患者、医生都不满意。
那么能不能集中资源扩建三甲医院予以缓解?
显然不行。我国人口众多,医院扩建的速度几乎不可能跟上患者的需求,其实大部分患者的疾病是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合理治疗,并不一定非要到大医院。而且患者本地就诊可有效节省医疗及异地交通、住宿费用。另外,当三甲医院不再超负荷运转后,能集中资源进行疑难杂症的攻关科研,推动医学发展。
因此,如何吸引患者本地就诊,是浙江省新医改始终努力的方向。医疗资源“双下沉”无疑承担着改变基层医疗机构面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任。

一步一脚印纵向资源整合:从对口支援到合作办医到全面托管
浙江省医疗资源“双下沉”政策的出炉可谓水到渠成。从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提升的方式看,也经历了从对口支援到合作办医到全面托管的深化。
对口支援和扶持:省市医院派出医生到基层医院;合作办医:省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科室进一步合作,并签下责任书,明确提升目标;全面托管:基层医院不仅医疗技术由省级医院负责,院长也由省级医院任命派驻,从医技到管理全面紧密合作。
至2014年6月底,浙江全省范围内与省市医院实行紧密型合作办医的县级医院已达47家。
此外,“双下沉”政策还鼓励省级医院和基层医院,条件成熟的可进一步进行纵向整合,探索医院集团化运营模式。通俗地说,就是更进一步的医联体和医疗集团模式。当然,这些帮扶方式不仅是深化,亦可共存互补。
大量新技术下沉:县级医院也能开展三、四级高难度手术
提升基层医疗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不过,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应该说成效斐然,不少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2013年7月19日,浙江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淳安县一院”),省人民医院不仅长期派驻了2批共计43位高年资医师,加强医疗技术能力,还选派了省人民医院院长助理普外科主任医师张威博士出任淳安县一院院长,从管理、制度、后勤等方面进行全面改善。
经过一年多努力,淳安县一院构建了“急危重病救治中心”、“微创治疗中心”和“康复医学中心”;并实现了远程会诊,影像、心电、病理信息可与总院专家实时互通。
最重要的是,托管后省人民医院专家带来了80多项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几乎涵盖了当地所有常见疾病,如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根治术等。张威院长说,“我们把国内先进的微创技术带到了县级医院,还有其他如眼科超声乳化手术等先进的诊疗方法。”
另一个巨大改变则是优秀医师队伍的培养。淳安县一院原有医师每个月都可到省人民医院参加相关培训学习,医师的整体医技水平提高显著。
医院实力上去了,患者自然更信任。数据显示,2013年7月-2014年6月,淳安县一院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18.58% ,出院人次同比增长10.75%。
值得一提的是,托管期间,作为一家二甲医院,淳安县一院三类手术同比增长14.88%;四类手术同比增长17.75%。要知道四类手术已经是我国规定的最高难度的手术等级。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正式托管威坪镇中心卫生院
分级下沉,分级诊疗,双向转诊 密实打造“城乡一体医疗网”
医疗资源“分级下沉”,这是从张威院长口中冒出的一个新名词。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县城,那么县城的医疗资源也应该帮扶乡镇!
2014年8月26日,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正式托管威坪镇中心卫生院。和省人民医院援助淳安县一院类似,淳安县一院也派出副主任医师和高年资医师长期驻守威坪、大墅、姜家等乡镇卫生院。张威院长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向每个乡镇卫生院派出3—5名医师,每周坐诊2—3天。”
在张威院长的蓝图中,将构建以省级医院为龙头,以县一医院为区域骨干医院,县域内医疗机构为分支网络医院的医联体,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特色和优势,开展分级诊疗、双向转诊。
试想,当人们在基层医院就诊时,也能获得省级医院对常见病的同质化的医疗服务,还能实现疑难杂症双向转诊(优先安排挂号、检查、床位),同时还有医保报销政策倾斜(提高基层就医报销比例),人们还有什么理由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坚持涌向省级医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