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张文康会长告诉记者,我国近一半的孩子是通过剖宫产出生的,有的省份甚至高达到70%以上的剖宫产率。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剖腹产警戒线为15%。如此多的孩子不是经过妈妈的产道,而是经过冰冷的手术刀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件让人非常痛心的事情。
张文康会长说,造成我国剖宫产率高的主要原因除了医院和准妈妈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助产士队伍长期建设不足,在人员培养、规范化培训以及重视程度上欠账太多。
每千人口的助产士人数仅为0.03,助产士工作长期被边缘化
数据显示,中国每千人口的助产士人数仅为0.0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每千人口6名助产士的配置,也低于几乎所有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就连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其助产士人数都是我国的数倍之多。
因此,照我国的人口基数来看,目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张文康会长说的很清楚。
“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过分强调了产科医生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上医院没有助产士的职称体系,造成助产士逐渐被边缘化,助产队伍萎缩、技术退化。”
首先,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我国的助产士学校逐渐关闭,随后连助产专业也被取消。现在大部分助产士毕业于护校。她们的助产技能多是经过在产房有经验的护士通过非正规的师徒式的传授得来。
其次,目前助产专业没有独立的专业体系,卫生系统中也只有医生和护士两个技术职称系列,助产士的晋升完全按照护士标准考核,助产士被边缘化了。
这不仅造成助产专业教育不规范,还使广大助产人员失去了接受助产技术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和逐步晋升的机会,直接导致多数医院处理正常分娩的能力不断降低,剖宫产率逐年增加。
浙医妇院护理部主任徐鑫芬告诉浙江在线记者,就浙江省妇保来说,目前有42位助产士负责分娩室接生工作,这个数量在国内算是比较多的了,然而,相对于医院每年出生近两万名宝宝来说,助产士人数还是远远不足。仅去年浙医妇院就出生了18497名宝宝,其中60%是通过助产士的手来到这个世界的。
“如此大的工作量,有限的助产士人手,加班加点也只能基本满足自然分娩的需求。更何谈更加优质的助产服务呢?”徐鑫芬主任无奈地说。
“一手牵两命” ,助产士是每一位顺产妈妈的“守护神”
助产士所从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
“甚至很多人生孩子的时候,都分不清为自己服务的是护士还是医生!”徐鑫芬主任说。
“具体地说,助产士的工作就是密切观察产妇正常的分娩产程,给予产妇产时和产后必要的心理支持、护理和咨询。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请示医生帮助处理。”
“助产士不仅要听胎心、测血压、胎心监护、观察产妇宫口扩张度,还要照顾产妇饮水、饮食,最重要的是给产妇信心,通过正确的呼吸分娩法帮助其减轻疼痛。孩子出来就是一瞬间,处理脐带、胎盘、伤口……”
“助产士的工作非常重要,正常情况下产妇的自然分娩过程,全都由助产士负责,他们手里可是牵着母子两条生命。”
“她们不仅要掌握护士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更要有精湛的接生技术及产后护理技能,应该是介于护士和医生之间的独立学科的专业人员。”徐鑫芬主任说。
助产士“导乐”陪伴,产妇想怎么生就怎么生
“近年来,随着助产士门诊和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导乐陪伴分娩等的开展,自然分娩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徐鑫芬主任欣慰地说。
尤其,近年来,自由体位分娩,更是受到越来越多产妇的青睐。
“自由体位分娩讲究的是舒适性和人性化,是为了使孕妇更顺利地分娩,而不是一味的去强调分娩时的姿势究竟是坐着、站着还是蹲着。 ”从事了近30年助产士工作的浙医妇院产科马冬梅护士长这样告诉记者。
“她们觉得怎么舒服,就可以怎么生,想怎么生就怎么生。无论她们采取什么体位分娩,助产士都会配合她们的体位来迎接宝宝的出生。”
当然,与传统的卧式分娩相比,助产士的工作强度和难度要大得多。无形中也增加了助产士的工作量,助产士不足的情况也会更加突出。”马冬梅护士长说。
但一般来说,自由体位分娩可以明显缩短产程,尤其可以缩短第一产程1-2小时,缩短第二产程数分钟。对产妇和孩子来说都是有利的。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 做助产士的“娘家人”
“设立助产专业协会,开展助产教育,建立制度框架”是国际助产联盟曾提出的构成高质量助产队伍的三个支柱。
助产士分会主任委员徐鑫芬主任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成立后,将逐步规范化培养、培训一批助产士队伍。并开展助产专业理论研究、学术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做助产行业的娘家人。
另外,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组织专家制定了“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并对8所教学医院进行了评估认定。浙医妇院就是其中之一。
“今后,浙医妇院会逐步接收来自全国的从事助产士5年内的低资质助产士进行规范化培训,这是助产专业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徐鑫芬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