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门诊,每次都有近40%的家长带孩子来看儿童多动症。
而其实,小儿多动症的诊断是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的,不能仅仅根据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就认为他患有多动症,杭州市第七人民儿童心理科主任周国岭表示。

好动贪玩≠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多发于儿童时期,症状可延续到成年。
“门诊中,有许多家长会误把特别活泼好动的孩子当成多动症,其实他们并不同。”周国岭介绍,家长可对孩子先进行一个简单判断:
好动贪玩的孩子是有兴趣爱好的。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注意力会集中的。但是具有多动症倾向的儿童则对待任何事情都几乎不能注意力集中,坐不住,静不下来。
好玩的孩子喜欢玩耍,好奇心强,头脑灵活,反应快。但少数具有多动症倾向的孩子会动作反应迟钝、动作不灵活。比如扣纽扣、系鞋带动作缓馒,跑步常摔跤,写字、用剪刀动作慢等。
刚上一年级注意力不集中属正常现象
据统计,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4.3% ~ 5.8%,发展到青年期约有35%的人会中途辍学,开始酗酒甚至吸毒。
“老师和家长必须要明白,多动症孩子并非简单的调皮捣蛋,而是受到了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周国岭表示,了解孩子的患病原因,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被确诊为患有小儿多动症的孩子,需要通过学校与家庭对孩子进行教育训练,同时接受有效的精神药物治疗。
可孩子就是上课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怎么办?周国岭表示,刚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比较贪玩,是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分担心。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三个月左右是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的。而如果长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也不遵守纪律,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
6月1日,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联合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关注儿童青少年注意力之学习问题”系列活动。
如果你的孩子,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妨去看看。参加义诊的小朋友可免费获得感统训练体验卷、生物反馈(注意力)体验卷、沙盘游戏体验卷等。
活动一:大型注意力体验、咨询活动
时间:2015年5月30日(周六)10:30—12:00
活动内容:五分钟就能测出您的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现场体验注意力集中游戏,心理咨询师现场指导学生情绪问题、亲子关系、家庭教育。
地点: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三楼多功能厅(西湖区曙光路75号,浙江图书馆旁)
活动二:“儿童青少年注意力之学习问题”义诊
时间:2015年6月1日(周一)8:00—12:00
地点: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楼三楼
义诊专家:
周国岭:副主任医师,儿童心理科副主任,杭州市心理卫生中心儿童心理分中心主任。擅长各类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及情绪障碍的诊治,对儿童多动症、抽动障碍、自闭症、强迫症、考试焦虑、儿童期精神障碍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
周圆月:儿童心理学博士在读。擅长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自闭症的诊断、评估及治疗。